等待处理…

80后工人程战锋的奉献

2023年09月06日

从“车间先进”“公司标兵”“KTJ改善明星”到被推荐参评今年的“宝鸡市十大杰出工人”,1980年出生的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铸造分公司铸造车间设备维修组组长程战锋,自2000年参加工作十五年以来,以在企业生产一线作出的“杰出贡献”赢得了公司和社会对他的各种肯定。面对这些荣誉,他却谦虚地告诉记者:“我只是尽到了一个普通工人的最大努力。”

程战锋所在企业铸造的大多数设备磨损快,故障率高,维修难度大,特别是消失模造型浇注生产线,是车间独台瓶颈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停产。作为一名现场维修技术工人,为了摸清设备故障的真正原因,他总是率先上平台、下地坑,走在工作最前沿。去年7月的一个深夜,车间铝合金生产线的罗茨风机皮带出现异常断裂,虽多次更换仍不能解决,为不使生产线停产,他在设备运转过程中查原因,直到解决了设备问题。在发现和处理故障时,不管在白天还是深夜,他总能随叫随到,快速有效地解决维修中的难题,且能够坚持多年如一日,从无抱怨。

针对铸造设备非标性、磨损快、工况差,连贯性、牵动面广等特点,他率先在2006年提出并实行的“定期计划检修”制度,一直延续至今,打破了原有设备在使用中“坏了再修,造成突然大面积停产”的被动局面。在特种设备维护方面,他主导在天车管理上实施的“天车工点检,维修工周检,每月全面检查,每季度专业维护”的维护使用办法,让操作工、维修工互相弥补,共同监督,有效保证了天车的安全运行。

“KTJ”,即科学改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法士特公司近几年来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而在这项活动中,他的成绩也是一大摞。车间有一台德国进口预发泡设备,由于经常堵塞料枪的问题不能解决而不能正常使用,他反复观察,独自提出并加装了延时吹气装置成功解决了该问题。几年来,他先后成功参与并组织消失模铸造完成了一期设备的增容、一期振实台的自主改造、一期电控自主改造等大型改造和日常维修过程、寿命延长、设备安全等100多项设备方面的改善项目,为公司节约资金和间接效益800万元以上。 本报记者 杨志勇

上篇:劳模精神在延长油田处处“生辉”
下篇:老杨的幸福时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5/20150506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5/06/11252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