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1名夜班护士照顾50名患者

——“床护比”达标还需要多少个37年?

2023年09月06日

(上接一版)

重“医”轻“护”:靠“奉献”补缺?

一位在某三甲医院工作25年的泌尿科护士告诉记者,当前护理需求快速增长是导致护理资源紧缺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科床位从25年前的十几张增加到八十余张,护士却只从6人增加到12人,床护比急剧走低。另外,口腔护理、尿口清拭以及20多种不同术后用管的使用和更换现在也成为她的日常工作,这些精细的术后护理工作是此前没有的,这使护士工作量成倍增长。

相关人士透露,如今医院科室实行经济核算,医生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护士却只能增加医院投入成本,这导致医院长期以来重“医”轻“护”,医院从成本控制角度不愿意增加更多护士。一项调研数据显示,我国护理收费仅为护理成本的10%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迫使医院压缩护士数量和待遇。

在投入缺乏动力的背景下,不少医院只能依靠护士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资料显示,我国西南某省妇幼保健院导诊护士的月工资仅为1700元,仅比当地一类最低工资标准高出300元。此外,一个普遍的情况是,护士即便最终成为医院护理部主任,往往也很难参与重要的院务决策。

因为心身疲惫,缺乏被理解和尊重且认为无发展前途,不少护士离职意愿强烈。林英忠表示,每年医院各个岗位中要求辞职、请求调岗最多的就是护士,“一味宣扬‘奉献’精神,解决不了护士紧缺问题。”

把时间和尊严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中国正快速步入老年社会,在可见的未来,全社会对护士的需求将呈现刚性上涨的趋势,护士紧缺势必成为常态。在这一背景下,能否在现有条件下找到突破的新思路和好的做法,影响深远。

一些一线医院管理者认为,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减轻护士负担。据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0年5月就成立了外勤服务中心,聘用82名工人专门负责外送病人检查、科室各类物品的领取以及药品、办公用品、医疗器械的下送等。同时,医院还于2011年购进两台进口口服药自动分装机,大幅减少护士核对药物的工作量及误差。

“类似送便、领耗材这样的日常事务不再交给护士处理,减少了护士外出的时间,可以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护理病人。”林英忠说。

张敏表示,当前应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帮助护士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护士的积极情感,提高心理耐受力。同时完善护理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机制,使公立医院能及时补充护理资源,改革职务任用和职称评定机制,拓宽护理人员行政职务通道和专业技术职务通道。

有业内人士建议,应持续推进分级诊疗进程,让基层医护资源得到均衡配置,这也是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难题、减轻护士工作压力的好方法。同时,只有医患和谐,护士们的良好护理服务才会立竿见影,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姚友明 翁晔 吴昊)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孕妇乘机时临产 东航为生命返航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5/20150512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5/12/11266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