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生海:青春奉献在一线
刘生海,男,汉族,1983年2月出生,陕西靖边人,中共党员,2005年参加工作,榆林学院化学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现任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烯烃中心DMTO装置助理主管,主要负责60万吨/年DMTO联合装置。
他从基层车间一名普通操作工,一步步成长为延长石油化工队伍的技术骨干。2006年他首次参与定靖输油管线原油投运工作,针对当时定边采油厂输油管道管壁长时间积蜡,造成管输能力下降等问题,通过不解努力终于找到解决该难题的技术,并推动上级主管部门开始研究原油管输工程添加剂试运行课题,该技术应用后为装置节约1200元/小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2008年,世界首个大型煤气油综合利用大化工项目——靖边化工园区综合利用启动项目在靖边开始筹建,他被分配到技术部负责DMTO装置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多的建议,使得工艺方案得到优化。由他提出并得到设计院和专利商采纳的意见共有几十条。
2014年6月21日,他所负责的DMTO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并于6月25日产出合格丙烯,6月27日产出合格乙烯,提前5天一次投料试车成功。
王飞:扎根矿山竞风流
王飞,男,江苏徐州人,1981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地质工程师,2009年大学毕业后到陕西彬长矿业集团工作,历任彬长胡家河矿业公司实习技术员、副主任科员、工程部副经理、地测部副经理,彬长孟村矿业公司地测部副经理、经理,冲击地压防治办公室主任。
自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一名基层矿井青年干部,他笃信矿山是实现企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共有平台。经过矿山一线数年时光的锤炼,通过在专业技术上的刻苦钻研,不断创新,成为专业技术带头人;在工作中,他脚踏实地、勇于担当,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学习中,他戒骄戒躁,不满足已有的知识,始终遵守“持之以恒,实践为首”的原则,不断用理论武装自己。多年来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科研成果奖8项,发表专业技术论文6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论文奖1项,先后获得“彬长集团优秀工程技术类人才”“胡家河矿业公司先进个人”“孟村矿业公司先进个人”“彬长集团效能监察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面对成绩和荣誉,他坚持一如既往地拼搏奋斗、勇于探索,谱写奉献煤海的新业绩。
赵大春:通信行业的“领头雁”
赵大春,1970年10月出生,男,汉族,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8月,任中国移动陕西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省十一届政协委员。
他担任陕西移动公司主要负责人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竞争环境、繁重艰巨的工作任务,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旺盛饱满的工作热情,理智冷静的经营智慧,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廉洁从业的自律意识,团结带领广大员工攻坚克难、努力拼搏,积极探索国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的发展路径,使得公司各项综合实力指标均在陕西通信行业名列前茅,企业规模效益稳中有升。公司运营收入从2010年的133.4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67.5亿元、净利润30.3亿元,增幅均在集团排名靠前,收入市场份额52%,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网络质量位居集团前列,客户数突破2400万户,客户满意度连续7年位居省内通信行业第一,公司历年累计纳税超过100亿元。企业转型卓有成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队伍面貌焕然一新,员工士气空前高涨。
公司多项工作获得上级嘉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陕西省绿色文明示范企业等荣誉,连续多年被省国税局、地税局评为A级纳税人,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李新民:打造一流火电企业
李新民同志于2008年1月调入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彬长煤电水一体化筹建处,主持正式组建大唐彬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创造了彬长公司从无到有、科学发展的辉煌业绩。
2009年12月9日投入商业运营,在他的带领下,克服电量少、煤价低等重重困难,连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2012年一举实现扭亏为盈局面,2013年填平了投产以来的累计亏损并实现了企业总体盈利,2014年创投产以来最好盈利水平。投产5年,累计纳税8亿多元,为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造福当地百姓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领导企业创建了大唐集团公司系统第一家本质安全型示范企业,被集团大力推广。组织带领专业人员技术攻关,并陆续取得了19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
近三年来,他结合自己工作实践,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企业发展和管理的新思路,先后在行业媒体发表理论文章10余篇,并且连续六届被评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企业管理类(A级)人才。他本人也先后荣获长武县、咸阳市和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带领的企业,七年来先后获得了咸阳市“文明单位标兵”、大唐集团公司“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并使彬长发电公司昂首迈进了全国一流火电企业行列。
周敏:暖通领域优秀专家
周敏,男,工程硕士,196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机电五所暖通总工程师兼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及西安工程大学等院校的兼职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硕、博士生20多人。
他爱岗敬业,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精于业务,以踏实与勤恳的工作作风,始终奋战在科研和设计第一线;组织和参与了许多大型和特级工程的设计工作,如,陕西省邮政电信局电信网管中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T1~T3航站楼、西安人民大厦餐饮会议中心、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西安浐灞生态区行政中心等项目,先后获得了陕西省、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等省部级优秀工程奖、行业科学技术奖等。
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T3A航站楼建设中,周敏研究出一种由地板辐射供冷供热、溶液除湿、置换送风及干盘管集成的新型空调系统,年耗电量降低39%,冬季年耗热量降低23%,折算节省运行费用每年970万元,与国内同类相比节能超过50%,同时节省项目投资3240万元。
他参与了大量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编制,主持完成《高大空间新型节能空调方式的研究及应用》(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科研课题,同时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15篇。
赵宇:水电施工的一员虎将
赵宇,男,汉族,共产党员,1981年5月16日出生,大学文化,工程师,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路桥分局副局长兼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扩能改造工程NLZQ-6标段项目经理。
2011年在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中,他任大同至西安客专二标四项目部生产副经理,到任后迅速组织前期施工,按进度要求,逐步推进施工进程;经他设计的梁场场地规划方案为项目节约了生产成本,获得大西公司业主单位的好评。
2012年他升任大西客专四项目部项目经理,通过降本增效,使项目扭亏为盈,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013年,实现钢筋损耗的大幅下降,每榀箱梁的混凝土方量减少浪费12方,直接节约成本250余万元。
他尝试把TPM先进的管理理念引进到设备管理的实际运行中来,组织完成的“混凝土空心块预制机”,解决了现有混凝土预制费时费力,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下的问题,于2014年获得国家专利证书。
2014年1月,水电三局有限公司参建福建南平至龙岩铁路建设项目,他带领的南龙铁路6标段仅用了三个月时间,便完成了管段内6座混凝土拌合站的建设和验收工作,赢得了驻陕企业在福建参与建设施工单位的良好口碑。
赵玉敏:项目管理连创佳绩
赵玉敏,男,汉族,38岁,中共党员,现任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先后组织施工了西安二府庄城中村改造项目、西安隆源国际城项目、西咸新区同德家园项目,由于业绩突出,多次荣获工程局、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劳动竞赛“优秀组织奖”、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在项目管理上,他推出项目管理考核,一方面对项目部各部门进行全面考核培训、自查自纠,亲自参与授课12场;另一方面,他主导对公司项目管理考核小组考核办法进行完善,制订更完备的检查细则,有力促进了考核全面科学推行。在工程局、公司项目管理考核中,他所管理的各项目获得优良成绩,其中隆源国际城项目还获得了中国建筑总公司奖励。
在他的带领和感染下,项目部形成了“学模范、创优秀、争先进”的良好风气,全体职工钻业务、练技能、强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责任感不断提升,二府庄项目被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授予“西安市文明工地”称号,并被选为陕西省棚户区城改项目观摩工地,迎接了200多人的观摩团,得到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肯定,赢得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村民及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王云彪:续写烟草新篇章
王云彪,男,陕西靖边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2011年4月,他由榆林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岗位调任咸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工作。
在他的领导与推动下,企业科学健康发展,成绩显著。全市建成现代终端2427户,实施网上配货1993户,网上结算达到98%;在全省系统率先完成物流分公司改制,物流对标18项指标中17项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4年,企业在宏观经济下行和卷烟市场疲软的形势下,实现税利8.07亿元,同比增长26.76%。近年来扶持烟叶生产投入资金1938万元,投入救灾资金30多万元。改善烟区农业生产、人畜饮水状况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改善基层办公条件投资4000多万元。辖区市场净化率年均保持在96%以上。企业先后健全完善各类规章制度86项,清理废除不适用制度120项。全市行业总资产由2010年70585万元增至2013年的95121万元。
近年来,全市行业获得省局、咸阳市科技创新奖8个、国家授权专利1项,干部职工发表科技论文95篇。他所在单位先后荣获陕西省“A级纳税人”、陕西省国税纳税50强等多项荣誉;他个人也先后荣获“陕西省烟草系统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王掌飞:中行青年的好楷模
王掌飞,男,1982年4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2002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西安长安路支行财管运营部信科经理。
他依靠刻苦钻研的劲头和锐意进取的精神,逐步成为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和中国银行业务技能尖子、青年岗位能手,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首批五星级柜员“金质徽章”获得者。2013年12月荣获中央金融团工委“全国十大金融青年岗位标兵”,2014年11月荣获陕西省“优秀班组长”,是青年员工学习的一位楷模。
他通过多年不断地努力学习和刻苦钻研,连续多年取得了“微机中文录入(五笔)一级能手”“微机计算器一级能手”和“IT蓝图对私一级能手”“IT蓝图对公一级能手”“IT国内一级能手”“IT国际结算二级能手”“储蓄传票录入二级能手”“点钞二级能手”的优异成绩。
2011年9月,长安路支行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掌飞技能工作室”,打造员工业务技能培训品牌。他编写的《IT蓝图对私业务技能与技巧指导手册》《IT蓝图对公业务技能与技巧指导手册》《IT蓝图国内支付业务技能与技巧指导手册》《IT蓝图国际支付业务技能与技巧指导手册》,被作为支行指定的技能培训教材。他所在的长安路支行在2014年陕西省金融工会和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联合举办的第十九届业务技能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
王拴定:勤奋敬业写人生
王拴定,男,1979年2月出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现任陕西省泾河工程局副局长。
他自参加工作以来,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心,数年如一日的全身心扑在他所热爱的水利事业上,以自己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高超的业务水平、出色的管理能力和甘于吃苦的敬业精神,克服危重急、艰难险,出色完成了所管理和承担的每项工程管理及施工任务。
2007年2月,单位中标承担西安市引清济黑调水工程桥梁施工,他带领11名同志一头扎入大山深处,逢山推路,遇河架桥,经过16个月的艰苦奋战硬是肯完了这块硬骨头,比计划工期提前了45天完成了任务,受到业主的肯定,并被评为先进项目部。
2013年在全省重点工程泾惠灌区徐木泵站改造项目施工中,他大胆管理,积极创新,不断技术优化,使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未出现任何质量、安全事故,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规定的技术要求,同时节约资金200余万元,并于2013年5月26日,比计划工期提前150天,实现了一次试运行成功抽水上富平塬灌地的目标。
他先后承担实施的施工项目6项,完成产值达1.1亿元,通过采用新技术、优化施工方案而节约的资金达300余万元。他连续多年被上级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2015年3月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2014年省劳动竞赛标兵荣誉称号。
和江:屡克桥梁技术难题
和江,男,29岁,本科,2007年参加工作,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公司路桥公司总工程师,现任公司京津高铁抬梁项目经理部总工。
2013年1月,他调入京福项目部,面对施工技术中的一道道难题,深入现场,潜心钻研,寻找问题根源,提出了一个个应对方案和建议,及时促进解决了问题和工程的按期交付;借鉴国内架梁施工的新思路、新经验、新技术,形成和总结了一整套高效架梁施工工艺和方法。
在京津城际抬梁顶升施工过程中,面对高铁既有线抬梁顶升新的施工工艺,他从为什么去抬梁到具体每一个施工环节用时多长时间都进行了讲解,反复强调从材料的进场验收开始,到天窗点前的检查落实制度,着重对指挥命令的要求,通过不断演练直到命令程序化;再对施工机具的改进,在他的带领和参与下,通过使用铁锤更换为风镐进行支座与梁体的分离措施,提高了施工安全性,通过对磨孔机的改进,提高了施工效率,通过使用自制倒运架代替汽车吊,节约了施工成本。
与此,他以身作则,团结项目人员,建立工作交流QQ平台,与大家多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坚持科学技术学习总结,发表了《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桥梁差异沉降抬梁整治技术的试验研究》技术论文,参与了北京铁路局组织的《高速铁路抬梁顶升整治桥梁差异沉降施工规程》的编写工作。
牛国平:响当当的锅炉专家
牛国平,男,1971年4月12日出生,现年44岁,汉族,中共党员,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热能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员,199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热锅炉环保公司副总经理、博士后合作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致力于锅炉燃烧优化和锅炉环保相关的科研、技术服务和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等工作,为我国早期从事燃煤锅炉烟气脱硝的技术专家之一。参与了原电力工业部“TPRI煤性评价体系及煤性炉型偶合专家系统”“大型锅炉不同燃烧方式运行性能研究”课题,英国贸工部科技项目“NOx in China”,主持或主要参与研究开发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实时闭环燃烧优化系统的研究开发”“燃煤电站SCR脱硝催化剂及制备技术”等国家科技部“863”科研课题、华能集团科研课题或西安热工研究院科研课题,完成了近200项脱硝相关技术服务项目,研制了SCR脱硝性能试验中S02、S03、NH3取样分析系统,取得了十多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编或参与编写国家部委脱硝相关技术规范十多项,主要参与编写学术著作一部。
深入推进科技产业化,2012年度西安热工院在集团内部共取得了十个脱硝环保改造工程项目,涉及十个电厂的20台机组,累计合同额达到了6亿元人民币,创下了西安热工院历史上单项业务合同总额最高纪录。
李会军:最美的监狱警察
李会军,男,中共党员,1970年2月出生,陕西洛川人,大专文化程度,1990年12月参加工作,199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陕西红石岩监狱七分监区副分监区长、二分监区政治指导员,现任陕西红石岩监狱九监区监区长、党支部书记,一级警督警衔。
自参加工作二十多年以来,他一直默默无闻的扎根基层一线监区工作,从一个分队长逐渐成长为独挡一面的监区长。他所在的监区连续18年实现“零脱逃”、监管安全无事故。安全生产任务年年超额完成。在这其中,倾注了他对党、对监狱事业的无限忠诚,充满了他对工作的满腔热血、智慧拼搏、艰辛付出,书写了他用率先垂范、敢于担当、勇创一流的奋进精神,诠释了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彰显了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平凡执着、真诚大爱、无私忘我的美好形象。他先后多次获得全省监狱系统“十佳干警”、全省监狱系统规范化管理年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所带领的党员团队也连续多年被监狱党委评为“人民满意单位”“先进党支部”。
多年来,面对不断取得的成绩和被授予的各种荣誉,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而是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热爱的事业,用忠诚的实际行动续写着一个个监狱警察平凡而动人的故事。
田洪宝:携手团队创造辉煌
田洪宝,男,1960年出生,山东沂水人,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1981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北京热电公司总经理、华电集团公司战略规划部副主任,现任华电陕西能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2011年,他临危受命来到华电陕西公司,用了2年时间就将年亏损4亿多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04%的企业,成功蜕变成为创效大户,到2014年底,发电量由他就任之初的131亿千瓦时增长到151亿千瓦时,营业收入增长8.8亿元,增幅达23.48%;资产负债率由104%降到了89.5%,净资产收益率居华电集团第一;在陕西区域实现了“单位容量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发电燃料单位成本”“利用小时数增长幅度”四个第一。在他的推动下,华电在陕发展不断加速,成功控股产能330万吨/年的富县芦村煤矿,华电靖边5兆瓦金太阳示范项目实现了并网发电,王渠则风电一二期工程实现了并网发电,杨凌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安康发电厂取得国家能源局路条批复……公司在不断刷新成绩的同时,连续获得陕西省节能减排突出贡献单位、华电集团公司先进企业、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和华电集团特殊贡献奖。
宋金平:民生政策落实的先行者
宋金平同志1987年由山西财经学院毕业分配到省财政厅工作,20多年来,经历和参与了财政工作数项重大改革,尤其是担任社保处处长后,模范带头抓好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
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开拓创新,带领全处同志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各项重大惠民政策的顺利实施。组织起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保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数十项制度规定。支持省级相关部门研发了社会救助资金监控系统、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和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系统,配合审计署、财政部专员办和省级相关部门多次开展了社保资金专项检查,不断规范管理,确保了社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先后组织完成了《陕西省民生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陕西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情况的调研》等多项课题调研报告,有些调研成果已被运用到工作中。
他严于律己,并严格处室干部纪律作风,没有发生违规违纪和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与现象。
社保处支部多次被评为厅先进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新农保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称号。他本人先后被评为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厅优秀党务工作者、厅优秀公务员等,荣立三等功。
姚睿:立足岗位献青春
姚睿,男,40岁,中共党员,1993年12月分配到西安供电局市区所检修三班,从事线路检修工作,先后担任工作班成员、工作负责人、班站安全员、分局安全纠察员、抢修班班长等职务,现为国家电网陕西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副队长兼抢修组组长。
参加工作二十年以来,共参与电力事故应急抢修2万余次,排查出故障2000多处,期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2012年6月,担任服务队副队长兼抢修组组长后,他更加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技术素质,发扬电力人敢打硬仗、不怕吃苦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在确保“质”的前提下求“量”,在“好”的基础上求“快”,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做到层层把关、层层落实。针对辖区故障分析,对所属区域大量下户线及沿墙线进行了改造,低压故障率较上年同比大幅下降。积极组织开展服务队走进千家万户专项活动,无论严寒酷暑,哪里有抢修,哪里就有他身影,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让客户满意,让政府放心”的服务承诺。
同时,他还关心、关爱身边的同志,了解同事疾苦,帮助、解决同事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并多次带领服务队成员参加社区孤寡老人及贫困户的慰问,为群众解决用电困难,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
王养录:邮政金牌服务员
王养录,男,汉族,1971年10月生,陕西省乾县人,大专学历,1996年4月参加工作,现任陕西省咸阳市邮政分公司武功县邮政局普集镇营业所主任。
参加工作19年以来,他先后在投递员、支局长、速递物流主任、经营部业务主管等岗位上做过不同的工作,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何种职业,他都始终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时时刻刻把党的信任、组织的重用,作为鞭策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折不扣、尽心尽责而又出色地做好了本职工作,连续11年被县局评为优秀职工,2007年被省局评为“省级明星营业员”,先后四次被咸阳市邮政局评为“优秀职工”。
特别是到普集镇营业所后,他以网点为家,带领全所一班人,严格管理制度,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全力以赴开拓市场,不断创造了业务经营的新奇迹,2011年余额净增4494万元,2012年净增4059万元,2013年净增4535万元,2014年净增5281万元,平均每年净增余额4723.25万元。从2010年底开始营业,历经4年3个月时间,余额规模达到22201万元。截止2015年3月16日,普集镇营业所年新增余额3308万元,位居全市113个网点第2名,县局网点第1名。这一串串数字,记录和充分证明了他以及全所员工的艰辛努力与优秀业绩。
辛社伟:钛合金研究后起之秀
辛社伟,男,现年37岁,中共党员,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钛合金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专业从事钛合金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目前为钛合金研究所高性能钛合金研究组组长,学术带头人,受聘研究员岗位。
由于扎实的基本功和优秀的工作能力,他先后参与和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重点型号的研究工作,如国家973项目(2007CB61380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E07B01)、国家军品配套项目等。在这些项目中,他勇于承担、开拓创新,出色的完成了自己所负责的研究内容。
近3年来,他作为负责人、主笔人或重要参与人员,申报国家、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近30项,其中立项10余项,为企业争取各类经费近千万元。以第一作者或独立撰写与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西安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35岁以下青年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3次被授予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1名,入选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团队”、陕西省首届“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和陕西省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