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务院对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政策,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5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做出上述表示,这意味着在今年6月底前,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将调整。据人社部消息,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在300元左右。
据悉,中国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是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时确立的。从2006年至本轮调整前,公务员基本工资已9年未涨。
未整治好“吃空饷”的不涨工资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证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三个实施方案,一是公务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调整。这些文件已经发到各单位。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这次工资调整的实际增资幅度并不高,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加300元左右。此外,李忠还表示,没有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的治理工作的省份不能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工资制度。
不得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水平
人社部介绍,由于这次调整基本工资标准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增加的基本工资大部分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缴费的改革成本。同时,此次调整也将向基层倾斜。
李忠介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近4000万在职人员,有近800万人在乡镇工作,他们长期工作在一线,条件相对艰苦,工资水平普遍相对偏低。“为落实中央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稳定基层工作队伍,鼓励人员向基层流动,将通过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制度,适当提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此外,这次工资调整还将冻结规范津贴补贴工资增长,各地各部门不得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水平和调整津贴补贴标准。据悉,今后将通过建立基本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等措施,逐步实现基本工资在工资中占主体。
■释疑
1 什么情况下会涨工资?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告诉笔者,《公务员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就是调整公务员工资的法律依据。按照该条法律规定的要求,比照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的结果安排公务员工资增长。
苏海南说,这一次工资调整也是在对企业相当人员即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作了横向调查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养老金并轨改革由中央统一作出的安排。
2 为何公务员工资九年未涨?
苏海南介绍,“首先是当时薪酬调查信息发布制度没有建立健全,对企业相当人员的薪酬情况不太清楚,找不到相应的依据;其次是2006年部署的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还有几项没有实施到位。”
苏海南称,当年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包括实行职务工资加级别工资、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特殊岗位津贴制度等多项内容,但后来地区附加津贴制度等因故未实施,因此不便于全国统一安排给公务员加工资。
3 为何待遇要向基层倾斜?
苏海南说,根据这些年对全国各地公务员工资的调查,县级以下的公务员工资水平较低。“有的在乡镇工作了三四十年,工资才两千块左右。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工资也就3000元左右。这跟公务员的人力资本、社会地位和承担的工作是不匹配的。”
4 为何要提高基本工资占比?
据悉,按照现行的工资制度,公务员工资分为三部分,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也是三部分组成的,包括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苏海南认为,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组成的基本工资比重太小,占比在30%多一点,其他60%为津贴补贴,这从理论上、历史上以及和国外公务员工资结构的比较上看都是不合理的。“比如本次调整前,国家主席的职务工资4000多,级别工资也是4000多,二者合计的基本工资就是每月8000元,还比不上金融行业一般员工的月收入。”苏海南表示,“就像一个人,脸不大,耳朵鼻子太大,显然不合适,所以必须要调整工资结构。” (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