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薄的身材,整齐的短发,精瘦的面容,鼻梁上架着的一副眼镜,在记者的第一印象里,赵耕给人就是一位专家形象。聊起技术创新,他的语速像泄开了闸门的水流一样,沉稳而又充满激情。
他说,1997年技校毕业后就业于汉中万目仪电有限责任公司,从此就一直未曾离开。最早,在企业产品开发部从事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对外技术交流、质量调查和生产指导工作,按照公司的产品创新思路,他先后开发的公、英制双显指示表、卡规指示表、公、英制双显卡尺指示表等产品,在拓展了量表品种规格的同时,抢占了国内市场,并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后来由于工作需要,他被企业调整到量仪分厂继续从事技术工作,按照首先完善现有产品,再逐步开发支撑部门发展新产品的思路要求,他认真研究领会产品图纸,深入一线了解零部件的加工、检验过程,与销售人员交流客户的反馈意见,对石油管螺纹单项参数测量仪20多个品种的产品逐一进行了改进,将所有产品中指示表的固定方式改为表座和指示表壳体螺纹连接,解决了原来连接不牢靠,导致指示表无法显示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改进,使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达到60%以上。
“技术创新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适应市场变化的常态工作,时刻不得停滞。”赵耕告诉记者,企业由原来年产不到1000只扩大到现在月产3000只左右的“万目牌”杠杆指示表,在国内享有盛名;成功开发的石油管螺纹内、外螺纹中径测量仪,替代了传统测量工具——量规,测量数据更直观,使用更轻巧方便。此后,又开发的内、外密封面直径测量仪、内密封面深度测量仪等特殊螺纹测量仪,为用户量身定制开发了偏梯形螺纹高度测量仪、内螺纹凹痕探测仪和各种规格特殊螺纹的标准块,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实行了产品个性设计。“石油管螺纹单项参数测量仪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微型电机减速器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的减速传动装置,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为解决企业产品单一和满足各行业不同客户的需要,赵耕亲自带领团队开发了12GB、13GB、12GR、13GR、14GB、15GR、10GF、8GB等8个系列产品,达上百个品种,上千个规格,主要用于精密电子、医疗器械、通讯设备、电子门锁、电动工具、电动玩具等多个领域。在生产过程中,他还带领班组长一起攻克了噪音、堵转扭矩、夹板拔脱力等难题,创新了加工工艺,使减速器年产销量达到300万只,产销规模位居国内第一。
十七八年来,赵耕用青春谱写了一条技术创新的耕耘之路。截至目前,他的创新技术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专利4项,以及多项省、市科技成果奖。同时,先后获得陕西省职工经济技术标兵、汉中市劳模等多项荣誉称号。
而他所在的企业,正是由于有他为支撑的职工技术创新队伍,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从容化解困难,实现了改制后连续11年来的效益稳定增长。
本报记者 杨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