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20日,蒲白西固煤业公司顺利实现了安全生产13周年,创出了连续4749天的安全生产佳绩,继续领跑陕煤化集团乃至陕西煤炭行业所有矿井安全生产最长周期。
多年来,西固煤业始终将真抓实干的作风和求真务实的态度贯穿到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当中,坚持制度铁律、凸出事故预防、强化安全监管、落实隐患整改,不断推动矿井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制度是严明行为规矩的管理“红线”。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落上,严格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责任连带制: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对违章者、事故责任者实行连带责任,包括本人所在的科室、区队、班组;二是坚持安全否决制:对“三违”及事故责任人员处罚情况实行公示制度,在给予经济处罚的同时,予以曝光,计入“黑名单”,作为团队或个人平先选优的否决条件;三是对于井下的安全隐患整改情况实行追踪问责制,确保安全监管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四是坚持安全越级报告制。对于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除告知现场安检员、职能科室人员外,还可越级报告,经查属实的按规定予以奖励。通过公平公正的制度管理,在公司形成了人人想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预防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该公司对威胁到安全生产的漏洞从五个方面强化风险预控:一是各区队定期对各生产岗位上的所有职工进行“岗位风险评估”;二是对作业场所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即环境的风险预控;三是对各单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作面遇到变化、大型工程或专项工程的特殊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四是针对发现的各类隐患进行的可预控的风险评估;五是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漏洞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估,并落实预防措施进行整改,对评估过程中各种风险进行系统防范。
监管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手段。在安全监管方面,形成了“四项”安全重点监管模式。一是通过作业现场指挥、管理人员带班、小分队巡查、纠察大队的定向监管,杜绝漏检、缺检现象发生,从而进一步增强监管密度,消除管理盲区;二是突出四点班和零点班的监管,组织小分队重点对这个时段的岗位工加强检查,消除睡岗、脱岗等严重违章的发生;三是加强对重点工程的监管,主要从工程方案的制定、实施责任人是否确定、跟班人员是否到位、应急预案是否制定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四是对重点部位的监管,主要是针对通风设备是否正常、盲巷是否密闭、淋水排解措施是否到位等,对事关系统安全的重点部位,进行全面监管。
排查是落实隐患治理的基本措施。该公司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形成了全方位、广覆盖、多渠道的隐患排查成效,杜绝了各类不安全因素。一是按照排查方式分定期排查、随即排查和日常排查3类。分别通过每周例行安全检查、安监科突击检查、日常巡查三种方式,及时发现各类隐患。二是按照管理专业进行隐患排查。充分发挥安全、生产、通风、机电、调度五大科室的专业优势,对火工品管理、采掘工作面、一通三防、机电运输及调度系统等隐患进行全系统排查。同时,针对上级领导下井检查、公司领导入井检查、科队级管理人员带班检查、井下生产一线的基层管理人员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隐患均要在升井后第一时间汇总到信息站,由信息站统一落实责任,督促整改。
多年来,该公司在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中,严格施行任务有措施、执行有方案、落实有痕迹、过程有汇报、完成有总结的“五有”闭环管理机制。对查出的各类隐患,坚持每天一汇总、一通报的原则,严格执行“隐患排查—分类整理—落实整改—复查验收—信息反馈”为模块的安全管理闭环整改程序,由安监科考核落实,保证所有隐患在规定时间内消除。
(薛唐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