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准时到岗,打扫办公室、警员宿舍等区域卫生;检查水、电、办公用品等基础设施是否到位;敦促门口滞留非访人员及时离开,确保机关门口交通畅通……做完这些工作,便开始在门口站勤,和处置非访小组的信访与公安人员一起,引导来访群众。这是邢江平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5月18日中午1点,在省政府机关东门值班室,记者见到了刚刚轮流吃完午饭的邢江平。他说:“这个岗位没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门口只要有来访人员,我们就得工作。”
在日常的接待工作中,邢江平面对年龄偏大或身体残疾的来访人员,总是热情耐心引导、主动上前搀扶,并用自己在业余时间焊制的小推车,把他们推到信访接待大厅。有时看到来访人员饿着肚子,他就自费给他们买馒头、方便面充饥。为了预防上访人员出现紧急情况,他还自费配制了急救小药箱。邢江平说:“我们一个小小的温情举动,不仅会缓解来访者的极端情绪,也可能会因此消化矛盾或令他们放弃上访。”
信访接待科科长郝炬这样评价老邢:“在处置非访问题中,老邢多次第一时间发现紧急情况,及时控制事态,避免了多起不安全事故和上访人员自焚、自残等过激行为的发生。”
多年来,老邢无论是面对个体上访还是群体上访,他都争取在第一时间进入现场了解情况。近5年来,他参与处置了众多非正常上访案例,并拍摄了大量现场照片,其中有76张被省应急办收录采用。
作为班长,老邢坚持以身作则,对待来客做到了进门有迎声、办事有礼节、出门有送声,始终保持了满腔的工作热情和优质的服务意识。
“有事,找老邢去!”这句话是省政府机关各单位以及各地市接访人员的口头禅。保卫处副处长苟建权说:“很多单位的人不认识我们,但只要涉及机关。保卫处信访接待工作的,大家都找老邢。”
“老邢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他所在的岗位是机关接待量最大的一个窗口,但他从未被投诉过。”保卫处处长张正兵说。
作为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保卫处接待班的一名工作人员,老邢的工作职责有三项,负责非访区安全保卫和上访人员相关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负责启动预案后,处置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部门领导到场签到工作;负责协助领导小组会议的组织及后勤保障工作。在出色做好这三项本职工作外,他还承担了多项义务工作,既是机关接待班的保洁员、管理员、服务员,又是信访协调员、政策咨询宣传员,同时还是非访处置工作小组一线的战斗员。
张正兵说:“值班室的几个厕所,老邢每天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打扫厕所有补贴呢。工作中,时常有来访者在接待室遗落手机、钱包、证件等物品,他都及时交还失主。”
总结多年的工作体会,邢江平说:“领导的信任、关心与同事的理解、支持、配合,是我干好工作的最大动力。责任心是我干好工作的第一法宝。”
本报记者 杨志勇
工作中的邢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