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员工正在隧道掌子面焊接钢拱架。史飞龙 摄
如今,成都平原已是一派生机,而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的岷山主峰雪宝顶脚下的巴十沟内,却看不到一点初夏的迹象。这里的季节变化要比外面晚一个多月。
经过巴十沟沟口的村子,越往山谷里走,道路越变得蜿蜒曲折。几公里后,笔者的手机完全没有了信号。目光所及之处,除了两边灰色的大山,偶尔能见到几头默声啃着枯草的牦牛,使人顿生荒凉感。还好,头顶狭小的蓝色天空和飘过的几朵白云会让人心里感到一些明亮。
车辆大约行驶了十一二公里,转过一个山弯,中铁一局三公司川黄公路雪山梁隧道项目驻地便出现在眼前。顺着山沟往里,项目拌合站、钢筋加工棚、隧道口等依次展开,显得紧凑有序。
就在这片无人区里,中铁一局三公司的员工已经坚守了三年,他们给笔者讲述着施工生产和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平静的语速中,却是艰辛的过往。
无人区里的艰辛
雪山梁隧道全长7966米,是阿坝州迄今最长的一条隧道。属青藏高原东部寒冷区,隧道平均海拔3400米左右,要穿越海拔5588米终年积雪的岷山主峰雪宝顶。
中铁一局三公司川黄公路雪山梁隧道项目部承建的隧道A标段,主要工程是隧道主洞3996米,平导4134延米。此外,还包括巴十沟村口至隧道口之间的11公里路基工程。
项目驻地就在雪山下,却找不到水。这样的事情,说起来没有人相信,但是在川黄公路雪山梁隧道项目部的的确确就是这样。
“雪山融水根本解决不了项目施工和生活用水。”该项目部副经理郑常波讲。为此,项目驻地刚开始建点时,派了3个人带着干粮专门到大山里找水源。但是找了四次,又是开车,又是徒步,却愣是没找到。
没有现成的水源,项目部就从湖北等地前后找了7支专业队伍打水,最深的水井甚至打了220米,却依然找不到水。
“这里是喀斯特地质,地里面存不住水。”该项目部经理王皓讲。
无奈之下,项目部开工至今只能依靠3台水车从7公里外的川主寺拉水,以保证施工和生活用水。
然而,一方面是用水找不到水,一方面却是不需要水的路基里含水率过高。对于施工来讲,大自然就是这样,常常充满了悖论。
刚进场时,项目部为了不破坏生态植被,就在设计的路基上修建施工便道。那是一个叫水晶坡的地方,他们遇到了2米深的冻融土,土里面含水率达28%,履带挖土机也陷入泥里出不来。为此,作业人员就把原来的冻融土设法清除,换成片石和碎石。就在这段几百米的路基上,他们奋战了三个月。
“2月份进场,9月份才开工。与便道施工滞后有很大的关系。”郑常波感慨地说。
不止缺水,刚来时,还没有电、手机没信号、没暖气。晚上存的洗脸水,早上起来却结了厚厚的冰,砸也砸不开。后来拉了电线、光纤,也有了电信信号,却时常不稳定。
比起这些困难,缺氧最让人害怕。一些作业工人刚到项目,高原反应比较强烈,脸发紫、流鼻血、耳鸣脑胀等情况时有发生,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王皓告诉笔者:开工到现在,人员流失比例达5:1。
一米一米推进
从2012年11月初隧道正式进洞到2015年3月底,雪山梁隧道主洞开挖了2.1千米,这样的隧洞建设速度实在算不上快。但是在这样高海拔、高寒的地区,这样的施工速度却不算慢。甚至还一直走在了隧道B标段施工单位的前头。
“项目驻地海拔3400米,机械工效和作业工人的体质下降得厉害,基本上要下降60%。从每年的10月份到来年的4月份,基本上都处于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28摄氏度。施工黄金季节只有半年多时间。”王皓告诉笔者。
为了确保施工,项目部的拌合站和钢筋加工棚等施工作业面全封闭,冬天里面烧锅炉,地面铺着保温垫层。在洞口施工时处于冬季,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和进度,从拌合站到隧道口上百米的道路上也是全封闭。
雪山梁隧道山体是喀斯特地质和雪山堆积体,围岩破碎,稳定性非常差。“周边眼我们有时都不装药。不然,肯定会超挖。刚进洞时,一个月只开挖了30米。平均一天就1米的速度。”王皓讲。
此后,因为恶劣的施工环境和溶洞溶腔、涌水涌泥地质因素,加之隧道越往里氧气越加稀薄,隧道开挖循环进尺也不是很理想,围岩硬度高一些的话,每一循环进尺能有2至3米。
今年春节期间,项目总工程师刘小明带领60多名员工坚守工地,他们只在除夕和大年初一休息了两天,大年初二隧道里又开始干得热火朝天。
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安全质量,项目部一直坚持超前地质预报、打水平钻。引入信息化是项目确保安全施工的利器。在雪山梁隧道洞口,专门有电子监控室,通过各个摄像头,对洞内外的施工进行全方位监控。在洞口有门禁系统,通过安全帽中的芯片,对每个作业工人进行编号,这个芯片不但能检测出人员的出入,还能定位;洞里面还安装了火灾报警系统,一旦出现明火,就会自动报警,洞外同步收到信号。
“安全应急演练我们每年至少搞两次。主要是预防隧道坍塌,涌水突泥险情发生。”王皓介绍,“隧道施工的每个班组都配备有一名专门的有害气体检测员,每次施工前,先对有害气体进行检测。”
阿坝州雪山梁隧道项目办公室主任曾开贵称赞道:“中铁一局施工管理一直走在前面,现在时间过半,隧道施工任务过半,中铁一局不愧是筑路‘铁军’。”
就在去年,项目部还荣获建设方颁发的安全质量管理先进单位。
(史飞龙 陈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