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路遥与《平凡的世界》是铜煤企业文化的宝贵财富

铜川矿业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王蓬

2023年09月07日

路遥(资料图)

铜川矿区是著名作家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地。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心目中,作家路遥就是他们当中为之自豪的一员,路遥名著《平凡的世界》就是铜川矿区宝贵的文化财富。随着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铜川百里矿区又一次激荡起炽烈的“路遥潮”。

1985年8月21日是个不寻常的日子,根据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党组和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党组的指示,铜川矿务局党委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常委会,任命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路遥兼任铜川矿务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由此,路遥开始了创作《平凡的世界》的铜川矿区之旅。

陕西是煤炭工业大省,国有煤矿如树林立,路遥为什么就选择了铜川?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就客观而言,路遥的胞弟王天乐当时是铜川矿务局鸭口煤矿的一名采煤工,自然就成为他所需要的煤矿生活素材的直接提供者。因其胞弟在煤矿,铜川和鸭口就成为路遥常来的地方。作为观察力思维力敏锐的作家,耳濡目染,就自然会对煤矿和煤矿工人产生深刻印象,对作品的孕育与构思产生重要影响。

从主观上讲,正式选择铜川作为《平凡的世界》的生活体验地和写作起始地,除过王天乐这一亲情纽带,路遥还应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文学作品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而这个典型意义就在于对所描述的事物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素材依据。铜川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大西北首先开发的煤炭工业基地,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贡献巨大,也形成了底蕴深厚、内容丰富的企业文化积淀,不同历史阶段的煤炭工业发展史,不同历史时期煤矿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构成了蔚为壮观的、鲜活生动的历史人文活化石。路遥对铜川矿务局的地位与作用了解较多,一旦涉笔煤矿,自然就会将铜川作为撷取创作素材的首选。在铜川局的生产矿井中,鸭口煤矿的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工作环境相对较苦,就文学创作而言,其中所蕴含的价值也相对较大。因为这些原因,路遥就把其搜集创作素材、体验矿工生活的地点放在了铜川鸭口煤矿。

《平凡的世界》是在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开始动笔的。陈家山煤矿是现代化机械化水平很高的大型骨干矿井。而且山清水秀,远离市区,环境幽雅。选择于此写作,既不脱离煤矿氛围,又可潜心耕耘。路遥在一开始就定下了宏伟的目标和任务,要将《平凡的世界》打造成一部鸿篇巨制式的巅峰之作,就必然选择一处与之相称的生活体验地、素材采集地和写作启动地。正如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所言:“写这部书我已抱定吃苦牺牲的精神……煤矿生活条件差一些,艰苦一些,这和我精神上的要求是一致的。我既然要拼命完成此生的一桩宿愿,起先就应该投身于艰苦之中……要排斥舒适,要斩断温柔。只有在暴风雨中才可以有豪迈的飞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有可能弹拨出绝响”。因此可以说,路遥为了写好矿工孙少平而来,又为现实生活中的矿工所感动,不仅写好了孙少平,也以矿工的艰苦奋斗精神为艰苦的创作加油鼓劲,铜川的煤矿不仅使路遥成功塑造了矿工群体,又推动了整个作品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

我是1990年7月西安科技大学(原西安矿业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铜川矿务局工作的。2005年1月——2008年11月又在陈家山矿工作,任铜川矿务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兼陈家山矿矿长。陈家山煤矿属于焦坪矿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区),位于铜川市西北67公里的庙湾村。从铜川市出发,一路向西北,经过蜿蜒的山路,大约一个小时即可到达。《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就是路遥在陈家山煤矿医院三楼的一个房间里完成的。据了解,路遥搞创作的房间当时是医院的图书室。我也是路遥的忠实读者,《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平凡的世界》我都拜读过,作品中一个个真善美的典型人物,洋溢着的凛凛正气,催人泪下的情感力量,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怀着对路遥的热爱和敬仰,我在陈家山矿工作期间,曾多次到医院三楼的这间房里凭吊,这是一间简陋的房子,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沙发、一部手摇电话和一个台灯外,几乎没有其他陈设。目前路遥当年使用过的台灯、电话和烟灰缸,已陈列在陈家山煤矿的文化展室里,影响、激励、带动着一代又一代的矿工持续向上、不断奋进。我到陈家山矿的时候,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重大灾害的袭击,真可谓是受任于危难之际,工作压力很大。除过上级组织的支持和职工群众的信赖,路遥那种挑战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和精神,也在时时鼓励着我。可以说,在陈家山矿工作的日子里,我与路遥精神相伴相行,获益匪浅。

路遥的创作态度是极其认真的,在鸭口下井体验生活的时候,婉拒了矿上特意为他提供的新工装,而是穿上了从工人中找来的破旧工装,用路遥的话说:煤矿工人艰苦而光荣,来煤矿下井,已不是一般的生活体验,而是深刻的生命体验,非得入骨入肉不可。路遥是要在灵魂深处细致入微地感受矿工的苦与乐,并将这种体验忠实地写入了作品中。现在,当铜川的煤矿人特别是鸭口矿人阅读《平凡的世界》的时候,会从中发现许多令他们亲切和激动的熟悉之处:书中对大牙湾煤矿卫生院的描写是鸭口矿卫生院的翻版;对矿区火车站的描写几乎和鸭口矿的火车站一模一样。王天乐当初在招工体检时采用了喝醋降血压的“鬼点子”,书中便将这个经历套写在孙少平身上。与王天乐朝夕相处过的工友们都会惊奇地发现:书中孙少平的经历和王天乐非常接近,就连书中的矿工雷汉玉和安锁子,都是鸭口矿真名真姓的井下工人。作为《平凡的世界》写作地的陈家山矿,则留下了路遥勤奋笔耕的身影。一言以蔽之,正是铜川煤矿的一方热土,孕育和造就了《平凡的世界》这一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对于铜川特别是铜川矿业公司(铜川矿务局),路遥挂职创作的过程,以及诞生于斯的《平凡的世界》,都是极其宝贵的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它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之于铜川矿区的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路遥的催化和带动作用也是巨大的。在路遥的积极影响下,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远大而坚定,我们的职工文艺创作呈现持续繁荣,一大批文学创作人才和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涌现出了《矿长的上午》、《昨夜箫声》等一批具有全省和全国影响的优秀文学作品,各类全国和省市文学奖项层出不穷,涌现出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铜川市作协主席黄卫平,陕西省德艺双馨优秀作家、陕西煤化作协副主席杨治华、小说作家杨生武,轮椅诗人王铁毛、煤炭诗人李祥云、李建荣,散文作家兰阿利、曲艺作家黎树文等一批文艺创作的骨干人物。还产生了誉满三秦、声震全国的矿务局职工军乐团以及“铜煤歌会”这样的著名文化品牌。

我们大力倡导职工通过读书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职工队伍。长期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越是面临困难,越要加强文化建设。只有文化建设上去了,才能在困难时刻以优良传统和高尚精神激励斗志,克难制胜。在应对市场严峻形势挑战的当前,公司党政提出要求:广大干部每月读一本好书,写两篇结合工作实际的理论文章,以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干事创业、克难攻坚的过硬本领,提高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操守,提高凝心聚力、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百里矿区,读书学习蔚然成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成效明显提高。在努力实施加快企业转型发展、二次创业的进程中,干部职工识大体,顾大局,明大义,精诚团结,努力作为,向着战胜困难度严冬,建设强局再辉煌的目标昂然奋进!

路遥的精神是“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这种精神和煤矿职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为了弘扬路遥精神,保护路遥文化遗产,纪念路遥同志,我们在困难的情况下,在建设“铜煤文化展馆”的同时,还特别建起了“鸭口路遥文化展馆”。值得赞赏的是,鸭口矿党政独具文化慧眼,在实施建馆工程的同时,还建起了广场路遥浮雕墙,制作了路遥深入鸭口的大幅广告牌,还将职工食堂以书中矿名“大牙湾”来命名,打出了一套独具特点的文化组合拳,成为了铜煤文化的一大亮点。建设路遥文化展馆,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和陕西省作家协会的高度赞赏和大力支持,省作协提供了大量的图文实物,中国当代文坛的领导和著名作家还专门为展馆挥毫题词,使这一文化工程更具深远影响和独特魅力。

在当前迎战煤市严峻形势的关键时刻,广大干部职工更要学习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奋斗精神,弘扬煤矿职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努力实施转型发展和“走出去”战略,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善于制胜,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魄和不懈奋斗,战胜困难,冲出重围,实现强局目标,创造二次辉煌。我们坚信:只要干部职工戮力同心,智勇兼备,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够闯过难关,度过严冬,迎来又一个万紫千红的美好春天。

路遥与矿工亲切交谈(资料图)

上篇:没有了
下篇:清初中国人的欧洲行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6/20150602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6/02/11759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