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马新平
“马新平学历不高但有一手溜火绝技,数次使濒临报废的大型井架等设备‘起死回生’,不但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更为他赢得了荣誉。”宝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工会干部袁志宏这样评价马新平。
溜火是什么?它能有多大的作用?带着疑问,记者同袁志宏快步走向钢结构厂。
刚进车间,热情迎上来的马新平便用他厚实的大手将记者的手紧紧握住。简短交流之后,话题就转到了老马的绝技——溜火。
“溜火是一种土办法,确切说叫氧气溜火,是按照热胀冷缩的原理,考虑金属组件的自重等因素,凭借经验对变形部位修正的一种办法……”老马一谈到溜火便滔滔不绝,“井架是石油钻机的主要结构件,是承载受力的主体。五、六十米高的井架,垂直度偏差必须在20毫米以内,超过这个范围哪怕只有1毫米,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由于焊接变形或运输途中的磕碰,往往会使井架垂直度偏差超过规定标准。这种情况下,井架变形的修正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修正成功与否,关系着井架是留用还是报废。”
2010年,该公司发往委内瑞拉的四台70DB30-1钻机在运输过程中井架体多处变形,无法正常使用,对方提出退货要求。关键时刻,老马临危受命动身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对方提出了送厂返修的要求。上千吨的产品如果运回国维修,将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老马声情并茂回忆着整个过程:“经过现场多次勘察、反复研究,我认为溜火完全可以解决。然而对方不相信这四台重达上千吨的家伙经过溜火处理就能修正变形部分,而且不影响质量,说什么也不同意。于是我向对方承诺修不好就退货。其实这么大的单子,我哪有权利这么做。而就是我的‘胆大妄为’得到了一次修正的机会。我运用氧气熘火的土办法,对变形的钻机井架进行了修正,经过两天两夜的努力,四台钻机井架全部达到了出厂设计要求。”
“乌新平的土办法得到了委内瑞拉公司和英国专家的一致好评,为企业节约了数百万元的返修费用,为国家和企业赢得了赞誉和尊重,溜出了中国水准。”袁志宏在旁边补充说。
袁志宏介绍,由于每一个结构件变形的部位、偏差值不同,熘火的部位和火候千差万别,只能靠经验、凭眼力。多年来,就算是老马的高徒也常有束手无策的时候,只有老马能手到病除。全长几十米的井架即使变形达40毫米,他也能调整到5毫米范围内。别人六七个小时都调不好的活,他用半个小时就能解决。看似坚硬冰冷的井架到了他手里都得乖乖“听话”。2000年以来,马新平修复的钻机井架达200余台,型号从1500米钻机到12000米钻机不等。
得益于溜火绝技,有多家国内、外石油装备公司向老马伸出了橄榄枝,但他始终没有动摇。当大家问到此事时,老马只是笑着说:“钱挣多少是个够?人要对得起良心,能为国家生产先进的钻机,我一辈子都无怨无悔。”
本报记者 王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