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志勇
在西安市灞桥区有一个主要从事服务职工群众生活后勤保障的企业,他的名字叫“西安市纺织城生活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2011年2月,该公司受灞桥区人民政府指定,接收了原陕西唐华集团属驻纺织城地区的唐华一印、唐华三棉、唐华四棉、唐华六棉四户企业的办社会职能和非经营性资产及人员的整体移交。
工会主席崔向军告诉记者,从此,他们公司承担了包括4个生活服务公司、3所幼儿园、4所医院、12户独立法人经营单位的管理,以及包括1.58万离退休人员在内的1.6万多户5万多人口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且当时存在着原有的生活服务设施设备严重老化等诸多问题,并负债近五千万元。“这个找来说房屋漏水,另一个找来说水管漏水……婆婆妈妈的这些事,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无一件是小事,又都是着急的事”。
如何搞好运营管理,为职工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针对“辅业”转变成公司“主业”的新形势,他们通过调查研究论证,确定“创新、高效、务实、为民”经营理念,明晰“保持稳定、平稳过渡、改造提升、转型发展”的思路,明确了物业管理、文卫及企业管理、离退休和“四类人员”管理三大工作板块。然后,从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入手,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开展创建“文明示范小区”活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制度措施,健全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核算体系;规范各项经营活动,统一财务核算办法。对改造维修(抢修)项目,实行事前招标、事中监督、事后审核审计的全覆盖管理。去年以来,进一步结合实际,制定了《定编定岗定员方案(暂行)》《公务用车节假日封存制度》《劳动竞赛管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实现了制度管理人、约束人、激励人的科学管理工作运行局面。
在董事会领导下,建立了总经理办公会、党政联席会制度,凡重大事项或重要决定须会议研究决定,实行民主管理,科学决策。与此,加强团队素质建设和作风建设,四年来,通过举办研讨会、培训班、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提高了干部的综合能力,59名同志取得了“全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岗位证书”,39人参加了全国助理物业管理师、助理楼宇管理师培训与考核,7位同志取得了物业管理师资质。坚持每年对中层以上干部开展“绩、效、廉”考评考核,并邀请职工代表参加,开门考评。
让党工团组织的旗帜在企业飘扬,发挥先锋和感召作用。2013年10月22日,公司党组织正式成立。目前,设立了党总支,下设四个分公司党总支、机关直属党支部及28个基层党支部。2014年2月中旬,成立共青团公司委员会,下设三个团支部。2014年3月初,成立了公司工会委员会,下设四个分公司和机关共五个分会。党工团组织成立后,近年来先后开展了“党在我心中”文艺汇演、“我与纺织城共发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部分党员和原企业老党员、离休干部、老领导及劳模代表参观纺织城艺术区等地;举办职工和离退休人员书画展,连续四年组织书法爱好者在春节前夕,为社区群众书写春联,送上祝福。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公司的团队精神、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和困难帮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切实改变了职工群众生活的基础设施面貌。公司投资384.95万元,实施自来水接入公网改造工程,实现24小时供水,结束了四十多年定时供水给职工群众带来生活不便的历史;投资449.69万元的小区道路拓宽改造,增加了900多个停车位,缓解了人车、车车争路的矛盾,改善了小区环境,畅通了消防和医疗救护“通道”;投入23.6万元,解决了一分公司欣园高层多年未解决,且群众反应强烈的楼外散水及道路下沉问题;投入20.2万元,解决了四分司光明区北侧道路坑洼不平、积水严重的问题,保证了群众出行安全和道路顺畅;投资255.93万元,完成85栋楼,6.34万m2屋面SBS防水处理;投资14.8万元,完成一分司欣园1号高层外墙渗水处理和增设防雨棚工程;投入36.3万元,解决了二分公司纺三南、北院防空洞塌陷问题,保证了地面建筑物的安全。在“大改善、大改造、大服务、大转型、大提升”的理念指导下,公司加大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让职工群众和广大居民感受到各种变化,其事例不胜枚举。
经过4年的努力,该公司基本实现了“专心、专业、专注”的后勤服务管理现代企业目标,整体经营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2014年实现经营收入4820.65万元,利润235.51万元,收入比2011年提高了1007.02万元,增长26.40%,利润比2011年提高了337.15万元,增长301%。同时实现了职工收入的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