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文)PPP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公私合作模式。本月起,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施行,为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注入一剂“强心针”。目前我省一大批项目已率先引入社会资本实行“公私合营”,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是社会资本进驻的热点领域。
根据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公告,民资可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参与投资或运营公用事业,涵盖水利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领域,总投资达1.97万亿元。6月初,国家发改委一纸《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再次为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铺平道路。据悉,我省首批60个PPP项目,估算总投资1536亿元,涉及交通设施、水利设施、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五个领域。西安地铁五号线一期工程项目、安康机场迁建项目、陕西省引红济石调水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率先引入社会资本“闪亮登场”。在这60个项目中,基建项目占比最大。高速公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类项目11个,估算总投资7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