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瓜大姐”的创业梦

2023年09月12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对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的70后宁蒋娟来说,“逃离农村”成了她当年最大的愿望——就是不想面朝黄土背朝天,不愿让田里的泥巴糊了鞋子,还有针尖一样的麦芒,“扎得人难受”。

初中毕业后,宁蒋娟就跑到城市里闯天下。摆路边摊、卖蜂窝煤、开小饭馆,什么赚钱干什么。20年下来,也算闯出了一片小天地,买下属于自己的铺面,开了家小有规模的酒家,“可比种田赚多了”。谁也没有想到,宁蒋娟最后又回到农村,回到土地,在百亩土地上开始了她的创业梦。

宁蒋娟的创业梦重新回归到土地,正是源自她对农业转型发展的全新认识。

“那是一场介绍土地流转惠农政策的讲座。我第一次知道,农业还有另一种做法。”新型农业的美好前景,激起了宁蒋娟回乡创业的热情。

2008年,放弃安稳的生活,宁蒋娟筹资30万元,承包了60亩地,建起了22个竹木结构的大棚,种上了西瓜。由于技术、经验欠缺,2009年的一场大雪让她不仅没有收益,还赔了十几万元。备受打击的宁蒋娟蹲在大棚前,很快想明白一个道理:要做现代农业,技术是根本,“咱虽是农民出身,怎么种好地还得从头学”。随后,善于学习的宁蒋娟高薪聘请了一位技术老师指导种植。2010年夏天,她四处筹资,从农村信用社贷款十多万元,建起了两座钢架大棚,是当时村里建起钢架大棚的第一人。

后来,宁蒋娟找到区上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从种植技术、病虫害预防,到合作社管理、农业法规等培训,“搞明白了很多不懂的事,还认识了不少土专家”。

2011年,宁蒋娟牵头成立西安市长安区合民意种植专业合作社,使村里一家一户的个人行为变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经营组织。成员的地位平等,加入自愿,退出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引进新品种台湾农友的小西瓜、洋香瓜、樱桃番茄,以色列无刺小黄瓜等各种无公害蔬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种植,打破了本地区多年来单一种植西瓜的模式,相继注册了“大兆”“瓜大姐”的品牌、申请了农产品产地认证及产品认证。不只是自己的大棚,附近魏寨、炮里的西瓜和蔬菜,只要质量有保证,她都义务帮助销售,都可以用她“瓜大姐”的品牌。仅2012年一年,就帮附近的街办销售西瓜2万吨,村民们敲锣打鼓给“瓜大姐”家送来了锦旗。

经过4年的种植,宁蒋娟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种植能手。有一天,宁蒋娟总是发现瓜棚附近有人偷偷摸摸在转悠,堵住来人一问,原来是附近瓜农,想偷学她的技术。宁蒋娟大大方方地请他进棚,言无不尽地为他答疑解惑。瓜农惊疑地问:“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你为啥教我这些?”宁蒋娟哭笑不得:“我一个人把钱又赚不完,都是四里八方的乡党,大家都富起来不是更美”。这件事给她了启发,她的大棚开始开门迎客,只要谁想学技术,都可以来她的棚里参观学习。她还联系区农业局,在她的棚里为瓜农搞讲座、传技术。这么些年,她的大棚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育苗基地,新技术几乎都是从她的棚里推广出去的。

为了让自己的创业梦飞得更高更远,宁蒋娟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去年,她走进知名学府清华园。并在参加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女性创业管理课程后,和陕西同学筹办“陕西女性创业联盟协会”,并担任副会长,多次给灾区捐款、捐物,与其它合作社女理事长成立“陕西秦尚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担任监事长,帮助想创业与已创业遇到瓶颈的朋友同时成长,为建设美丽陕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本报记者 兰增干

上篇:从50元起步到“最美中国人”
下篇:劳模故事分享实现宣讲全覆盖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7/20150701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7/01/12329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