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养老金入市投资的核心在“投资”

2023年09月12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此,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养老金可以纳入投资运营范围的资金总计约两万多亿元,按照管理办法“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基金资产净值的30%”的规定,预计可用于股市投资的资金规模在6000亿元左右。

有观点认为,“国家队”的规模又壮大了,在股市出现震荡,尤其是出现暴跌时,管理层手中又多了一个可以动用的工具了。特别在眼下股市持续暴跌的情况下,更多的人希望社保基金能够尽快出手,加大救市力度。

如果这是投资者的想法,可以理解。毕竟,持续暴跌已经让多数人难以承受、很多人遭受巨大损失。但是,如果这是管理层的想法,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养老金投资的核心是“投资”,而不是维稳、救市、托底。如果这样,就失去了投资的意义,失去了投资的价值,失去了养老金保值增值的功能。

出台养老金投资管理办法,目的就是想通过投资提高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能力,避免养老金出现时间性贬值。按照办法规定,在实际运营中,进入股市的养老金规模和时点,不是由政府直接操作,而是由授权受托的市场机构具体运作。而这些得到授权的机构,也会与政府职能部门签订相关的风险防范和投资收益的协议,以确保养老金投资能够既有效防范风险,又实现保值增值。自然,这些投资机构也不会接受政府要求救市的要求,不会盲目出手投资股市。即便维稳、托底,也会依据市场规则、按照风险防范的要求,有序地进入股市。所以,指望养老金来维稳、救市、托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符合养老金投资管理办法的规定的,是管理层和投资者的一厢情愿。

对养老金投资来说,必须突出“投资”二字。既然是投资,就必须把防范风险和保值增值放在首位,其他的都可以置之不理。尤其在养老金撤离股市时,切不可将其当作“国家队”对待,当作政府的政策导向,而只能将其作为普通投资者。也只有这样,养老金投资才不会出现风险,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总之,对养老金投资管理办法的出台,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投资者,都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平常心。养老金投资办法出来以后,只是为股市增加了一条新的资金来源渠道,而不是救市通道。养老金不可能扮演救市的角色,也不应该扮演救市的角色。而一旦养老金投资交由专业投资机构管理了,也就不可能像此次汇金公司减持四大行股权一样,受到舆论的严厉批评与指责。 □谭浩俊

上篇:干部“能下”,是根治吏治腐败的一剂良药
下篇:“钓”死心甘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7/02/12334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