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陕煤化集团“气化-低阶煤热解一体化技术工业试验”通过鉴定

2023年09月12日

本报讯 7月12日,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和北京柯林斯达科技发展公司共同研发的“气化-低阶煤热解一体化技术(CGPS)工业试验”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认定:该技术推进了低阶煤定向热解制高品质焦油与煤气技术研发进程,属国际首创、居领先地位。建议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优化工艺路径和工艺条件、提高产品工艺指标,尽快实现工业化运行,为大规模工业化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金柱出席鉴定会并讲话。陕煤化集团党委书记华炜、总经理严广劳、副总经理尚建选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研究院、北京柯林斯达科技公司领导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倪维斗、金涌等9位煤化工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组、中国石化联合会有关领导等参加了鉴定会。

严广劳在致辞中讲到,陕煤化集团有着多年的科研探索经历,从2008年起,企业瞄准煤炭热解领域,先后开发了块煤热解和煤焦油加氢一代技术,逐渐突破了煤焦油全馏分加氢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条工艺路径,建成了50万吨和12万吨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制成品油工业化示范装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50多亿元。同时指出,“十三五”期间,集团在陕北将形成3000万吨的煤炭产能,结合当地的煤质特点,立足于提升能量转化效率,降低碳排放的节能环保理念,开发了粉煤快速热解技术,经过一年多试验装置建设和9个月的调试改造,今天正式提请鉴定。他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也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更加深入的了解陕煤化集团,为陕煤化集团在这一方向上的科研探索工作,提供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

鉴定会上,课题组各负责人分别作了报告发言。陕煤化集团副总经理尚建选在作报告时讲到,目前国内已经有十几种以低阶块煤、碎煤或褐煤为原料的热解工艺问世。但受热传导效率低,高温热解煤气在线气固分离困难、热解废水难以处理等问题制约,粉煤热解的工程化难题一直未得到有效突破。为此,已经拥有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煤焦油延迟焦化、块煤干馏中低温煤焦油制取轻质化燃料等几十项专利技术和工业化装置运行经验的陕煤化集团,与拥有带式炉执解专利技术的北京柯林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强强联手,经过数年联合攻关,创造性地开发了CGPS技术,并建成处理煤量为1万吨/年工业化试验装置。经过累计900小时的运行,该工业化试验装置于2015年6月26日至6月29日,通过了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的72小时现场考核标定。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倪维斗、金涌等9位煤化工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组一致认为:由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柯林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CGPS技术,通过热解与半焦气化技术的耦合,以半焦粉气化产生的高温煤气作为热解的热载体,进行逆向串级直接接触热解,实现了高温煤气显热的高效合理利用与低阶煤的梯级热解;开发的四段新型带式热解炉,集干燥、低温中温热解及余热回用于一体,能效利用率高,所得半焦、煤焦油、煤气品质好;万吨级工业化试验装置工艺流程主装置及自动化控制先进合理,尤其其用自产的循环煤焦油吸收热解气中的焦油,辅以电捕焦油技术,焦油回收率高,与传统工艺相比废水大幅度降低。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表示:煤的分质分级利用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也将是“十三五”煤化工的重点发展方向。尤其低阶煤定向热解制高品质焦油与煤气技术已经被确定为“十三五”重大攻关项目。在这种情况下,CGPS技术的开发成功并通过中试鉴定,无疑为煤炭分质高效清洁利用增添了新的技术路径。一旦通过优化升级并工业化推广应用,将对煤炭清洁转化利用以及以煤为主导能源的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金柱在最后讲话中指出,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煤炭高效清洁利用转化技术的突破作为全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这次CGPS技术通过国家鉴定,对推动我省乃至全国低阶煤的高效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希望陕煤化集团再接再厉,进一步优化技术路径和工艺条件,早日实现工业化应用。

(陈继军 何武宏)

上篇:省委副书记胡和平到陕煤化集团调研
下篇:省旅游局局长杨忠武深入铜川矿业王石凹煤矿调研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7/14/12366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