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赵梦桃小组:精神高地的奋勇孤守

2023年09月12日

赵梦桃

7月,咸阳城西十多公里处,一片平阔的田野上,一个按照省、市“退城入园”决策而新建的企业——咸阳新兴纺织工业集团正在浮现。曾经赫赫有名的“西北一棉”被重组为该集团的一分厂,细纱乙班赵梦桃小组就在这里。

新企业、新设备、新地方、新组员,条件改善,但依然高湿高热高噪音;收入略有提高,但与劳动强度并不匹配;“90后”已成主力,但纯粹靠荣誉激励已显乏力。作为最基层劳动者、最小集体的精神高地,12任组长带着所有组员以超常付出和无私奉献坚守至今,但今天,赵梦桃小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5位组员的奋勇孤守,亟需驰援。

崭新的工厂道路两边,宣传栏图文并茂彰显着赵梦桃小组的光荣历史和精神。习仲勋题于1987年4月的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梦桃精神,代代相传。”

至今,赵梦桃小组命名已52年,梦桃精神的火炬传递到了第12任组长王晓荣和她的组员手中。沧桑历史中,企业经历了三次重大改制、一次破产重组和去年的再重组,但每一任组长、组员以及企业领导都在为这座精神丰碑添砖加瓦,特别是在纺织行业产能过剩、效益连续多年低迷的艰难岁月里,她们以巨大的牺牲和坚韧的意志,坚守着这块高地。

早在1994年退休的第五任组长王广玲说:“赵梦桃小组出来的人个个都很棒,别人以为都是厂里专门挑的技术好、漂亮的,其实是赵梦桃一个个带出来的,后来历任小组长都按照她的做法,一代一代往下传。赵梦桃小组永远都在实践着她那句话‘让小组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这个传统至今依然。

“我们搞全员质量管理,提出‘辛苦我一个、美化十亿人’,创立了新方法,每个班要为下个班找一个课题,下个班解决后又给下下个班提出新的课题,一直这样循环,结果我们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我还应邀去日本介绍经验呢。”第七任组长韩玉梅回忆。

“我们每届班子都把扛起赵梦桃小组这面旗帜,当成一种责任。”企业一位老领导说。

多年来,新工人进厂,第一件事就是到赵梦桃荣誉展室接受教育。每到清明节,就组织员工给赵梦桃扫墓。还有,开展梦桃精神的征文、演讲、座谈,连续10年进行“梦桃杯”技术比武。企业还把赵梦桃班组的经验具体化为5个方面、16条标准,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开展争创梦桃式班组活动。2013年,企业隆重举行了赵梦桃小组命名五十周年纪念。

赵梦桃小组成员在纺纱机前探讨细纱工艺 张新黎 摄

重组为一分厂后,新的集团公司专门拨出一大间作为“赵梦桃小组活动室”。今年清明节,小组的扫墓活动特别增添了一项内容:给老组长汇报新变化。

命名以来,赵梦桃小组获得市级以上荣誉超过52项,其中,全国先进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全国性荣誉24项,省部级先进集体等荣誉23项,市厅级集体荣誉5项。

作为领头羊,12任组长,5人6次荣获全国劳模称号,其余7人均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部级劳模称号或相当荣誉。据不完全统计,既使不含连年重复荣誉,12任组长,仍然获得超过140项的厂、市、省、部、全国等各项荣誉;荣誉最多的为第二任组长吴桂贤,超过20项,并曾成为国务院副总理;荣誉最少的为任职时间最短的张亚莉,任组长两年,获得省级“三八红旗手”、省优秀党员等6项荣誉。

这是一座几乎无人能够超越的精神高地!

然而,这也是一场堪称奋勇而孤立待援的坚守。在时代巨轮轰然前行中,曾经誉冠全国的“小组”一个个地悄无声息了,而赵梦桃小组的精神接力顽强地跨越世纪并奔跑至今。这背后,是一代代组员长期的超常付出。

时至今日,记者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一幕:2009年首次采访赵梦桃小组,老厂的车间里震耳欲聋,吼着喊话也听不见;既湿又热的空气中,弥漫着纤维,不到十分钟,就难以忍受。然而她们常年在这样的环境中,拿着当时约为全省职工平均水平40%的千元工资,还要经常加班练技术。“这么低的收入还要奉献,这人道吗?”说实话,当时最强烈的感受就是这样。 (下转二版)

上篇:决定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下篇:上半年全省民生财政支出占比81.69%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7/20150717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7/17/12378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