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励志篇
为了鼓励村组干部树立自信心,张明俊经常在大小会议上或者私下里,为村“两委”班子成员讲述他对当村干部的认识和感悟,激励鼓舞大家。下面这些话,他不仅常口头提及,而且多次出现在他的发言材料中——
我们村干部自己不能瞧不起自己。我上任时也忧虑了好长时间,但现在我感到当村官很光荣,很自豪,也很有信心。
我认为当好村官不简单,治好一个村,发展好一个村,就是不平凡。我们虽然不是什么官,也不是大老板,但我们同样在干事,而且干的都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事情。
村官是一个很好的人生舞台,照样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再提高一点说,村官才能真正地、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有了这种理念、思想和境界,才会有激情、热情,才有更大的信心和决心履好职、尽好责,干好我们的事业。
我们村官最可怜、最辛苦,但是最可敬、最可爱、最伟大。千百年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蕴藏着无穷的潜力,有广阔的天地,可以大有作为。
陕北有一个19岁的女大学生,自愿报名当村官,结果以高票当选,在就职演说时有一句话,“我要打造延安第一村”,引起了中省领导的关注。19岁的女娃就有如此大的勇气和信心,这就是力量。正如温总理在作工作报告时说到的“信心比货币还重要”。
作风篇
严于律己、精诚团结、赤诚为民、无私奉献是张明俊在干部群众心中的一贯作风和印象。下面的这些日记内容是他坚持要求自己也是经常要求村干部的——
乡亲们如同生身父母,不能愧对父母。处处对他们负责,事事让他们明白,件件事情向他们说清楚,大小事情要让他们做主——这是当家人的本分。
危与机并存,时不我待,我们应该有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
我们要把国家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好,公开、公平、公正、合理地把项目、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用在刀刃上,用在该用的地方。
班子的团结,始终是主要的,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班子内部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和友谊,要做到“三勤三多三少”,即遇事勤商量、有分歧勤沟通、有意见勤谈心,多担责任少指责,多谅解少埋怨,多支持少摩擦。互相搭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全部下台。
村干部在工作中,尤其要尊重前任干部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同志,争取他们对我们的支持,从而共同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确保“一班人”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合拍,行动上协力。
坚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德行要求,堂堂正正做人做事。
真正把群众当亲人,诚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
把群众当主人、把群众当亲人,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思想上相信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多深入、多联系、多办事,不发威、不吃请、不收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
我的主张是村组干部不能勤换,也不是不换,换勤了会影响村上的发展。再一个就是一个地方上访告状的人多,也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我担任村干部后,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村上先后制定了两个五年发展规划及升级建档四年发展规划,把实现广大村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总目标,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村。
近几年,党和政府特别关注三农,关注农民增收,关注民生,关注我们还没有脱贫的老百姓,关注关爱弱势群体的疾苦和冷暖,要让他们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我们应该这样做,这既是党的要求,更是一种责任,也是积德行善。由于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在“扶贫帮困,解决百姓冷暖”上做得较好,从而有力推动了全村各个方面事业的蓬勃发展。
思想篇
张明俊在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在大会上讲到的许多理念和观点,得到了党员、干部、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富民富村首先要先富干部,党员、干部要率先致富,要有致富项目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否则就没有搞好工作的底气,也说服不了群众。
宁讲错话,不讲假话;小赢于智,大赢于德。
给钱给项目办不成事是蠢人;给项目给钱能办成事是常人;没有钱没有项目能办事、能办成事是能人。
清廉一生平安,实干造福百姓,乃我最大的快乐。
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死人,文化管人管灵魂。
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办学富不长远。
帮助贫困家庭学生,是我最愿意做的事儿。
三穷加一富,想富不得富,三富加一穷,想穷不得穷。
商会虽然不是慈善机构,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扶贫济困;会员应该致富思源、乐善好施、投身公益、回报社会。
用心履职,就是把相当一部分心思和精力用在执行代表委员职务上,全身心做好代表委员工作。
竭力尽责,就是聚精会神、竭尽全力履行代表委员职责,尽最大努力提高履职能力水平。
倾情为民,就是带着感情、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在为民代言上。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没有比信心更坚定的力量,没有比群众更强大的支持;人总是要懂得感恩的,没有比党更坚强的后盾,没有比服务群众更值得去做的事业;人总是要有所追求的,没有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更高的礼遇,没有比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更高的荣誉。
经验篇
张明俊多次在参加有关“怎样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主题培训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上,与大家分享他的心得体会——
要摆正党支部书记的位置,牢牢记住职责。村党支部书记是一个村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处于政治上的导向地位、决策中的主导地位、组织实施中的指挥地位、全局工作的统揽地位,肩负着领导、指导、引导全村各项工作的重任,是一个村的核心领导者。
对于职责,概括地讲就是抓党建、促发展、保稳定。具体地讲,就是要当好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者,党在农村政策的落实者,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公益事业建设的组织者,农村和谐稳定的维护者,群众生产生活的服务者。
从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看,一名优秀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应该具备六种基本素质:一是讲政治,思想素质高,要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基本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以及执行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重人品,品德修养好,要为人厚道、处事公平、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通情达理;三是要严于律己,廉洁作风过硬,坚持不贪不占、一身正气、无私奉献;四是有魄力,思想观念新,要有市场经济观念、创新观念、开放观念、科技观念、法律观念;五是会工作,自身水平高,要具有思想水平、政策水平、领导水平;六是谋发展,领导能力强,要具备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谋事决断能力、抓党建促发展能力。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村党支部必须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具体应该把握四点:一是把握“关键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好班子,带好队伍,建好阵地,健全制度;二是抓住“根本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要明晰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三是选准“着力点”,发挥村级团队的作用,发挥好村“两委会”班子成员的作用、党员的作用,特别要发挥好村名“小组长”的作用、经济能人的带动作用;四是紧扣“落脚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要切实关心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全力做好群众矛盾纠纷调解处理工作,全面落实村级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