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陕西工人报》仍需改革创新

2023年09月06日

□崔爱国

屈指算来,我与《陕西工人报》认识已经有28个年头了。记得那是1987年9月吧,我从一所山村小学调到一个偏僻而又陌生的县总工会。县城故然比山村小学繁华许多,但是毕竟是偏僻小县,毕竟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才刚刚刮起的80年代。了解工会工作的途径除了老同志的言传身教就是《陕西工人报》。《陕西工人报》成了我了解熟悉工会工作的启蒙老师。

我一直喜欢写作,在学校工作时,经常有一些小消息、小通讯在县广播站发表,但第一次将我的稿子变成铅字的就是咱《陕西工人报》,记得那好像是1988年春天吧!当时陕西省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刚刚闭幕,县总工会的几个同志分别骑自行车到各乡镇进行巡回宣传,回来后,我连夜将这个消息写成稿件,寄给编辑部,过了几天稿子发表了,单位的领导、同事看到我们这样一个偏僻小县工会的事登上了省级报纸,别提有多高兴。当收到8毛钱稿费时,有人甚至提出要庆贺庆贺。从那以后,我写稿子的信心越足了,积极性越高了,跟《陕西工人报》结下了不解之缘,隔三差五就有稿子见报。

近年来,虽然年龄大了,眼神也不太好,但我还是坚持学习写作,仅去年就有5篇稿件在《工人日报》登载,一篇在《陕西日报》登载,至于上陕工报的稿件那就更多了,多次被榆林市宣传部门和工会评为优秀通讯员。回顾过去的岁月,我深深体会到,要当好一名基层通讯员,要具备“四勤”、“一必须”:“四勤”就是勤学习、勤观察、勤思考、勤写作,“一必须”就是必须要有一种强烈的敬业精神。

《陕西工人报》既是我的良师,又是我的益友,可以说我见证了她的成长过程,几十年来,尽管报社编辑记者换了一茬又一茬,发行量增加再增加,但是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办报理念一直没变,一直深受广大职工的喜欢和爱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媒体异军突起,报纸远不如几十年前那么好办,但是陕工报仍然克服困难,立于不败之地。当然,我们也要面对现实,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办报水平。在报纸的编排、编辑、发行,稿件的采用以及稿酬等方面仍需改革创新。依我愚见,一是合理利用版面,有效增加工会工作的信息量,除了一些重大新闻,尽量避免和党报重复,不要把工会的报纸办成党报、办成街头小报;二是要适当增加稿酬,把稿酬发放与现代交易技术结合起来;三是充分发挥基层通讯员的积极作用,多方位、多层次刊登全省各地基层工会的新闻和工作信息。

最后,祝愿《陕西工人报》越办越好!

(作者单位:榆林市总工会)

上篇:工会新闻报道初探
下篇:职工的“娘家报”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8/20150807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8/07/11162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