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孝”与“钱”

2023年09月06日

□任松

打开电脑,网上好多关于借钱尽孝的新闻。说21岁的宜宾女孩自称刚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希望有人能够资助或无息贷款200万元,让她为父母在城里买一套房子,为父母尽孝。说来可笑,想尽孝非要借钱吗?

古人黄香,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西汉蔡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晋朝吴猛,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如果谈借钱尽孝,黄香就要借钱买席,蔡顺借钱买米,吴猛要借钱买帐,借不到钱怎么办?借不到钱就让父亲冻死,母亲饿死,父亲被蚊子咬死,不是吧。孝在于心,不是在于钱。

为了给父母买大房子和缴社保,这位还没有固定工作的女大学生交到了借钱尽孝的方法,希望有人能够资助或无息贷款200万元,这种为了父母不惜举债尽孝的想法着实可笑,如果真的有人资助200万元,自己买了大房子,父母购了社保,是不是说自己就是孝女了,不一定啊,老人需要的是什么?是你平时对老人的尊重,对老人的照顾,借钱尽孝只是自己一厢情愿,想一步登天,满足自己扭曲的孝道心理罢了。很多人的父母没有住上大房子,没有社保,可这并不影响他们为父母尽孝,尽孝有很多途径,借钱只是异想天开,任何人都想,可没有说,因为他们很正常。

其实金钱的多少与尽孝并不矛盾,也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尽孝是情感反哺,是一种感恩表达,不一定非要住上大房子,父母也不一定非要享受社保,父母需要的并不多,也并不是物质上的满足,他们更注重精神上的慰藉,只要能在平时多陪陪父母,多给他们心理安慰,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就是最大孝顺。

有一首歌唱得好:“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你买了大房子,给父母缴了社保,好了,把他们扔在大房子了孤零零的,这也叫“尽孝”么?

上篇:雨·莲·人生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8/20150810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8/10/11167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