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团组织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我省群团组织在省委及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三个陕西”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追赶超越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五个扎实”新要求,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陕西篇章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正确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群团工作的根本保证,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政治方向。
省委对此一贯高度重视,省委常委会多次集体研究推进群团工作,省委书记赵正永对如何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群团组织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所联系的群众为中心,顺民意、解民难、得民心,汇聚团结奋斗强大正能量,推动三秦人民在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建功立业。
7月,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后,省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省委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意见的《实施意见》,对我省群团组织的作用发挥、自身建设和群团工作的组织领导、支持保障等作了进一步明确,特别是其中关于健全党委研究决定群团工作重大事项制度、完善党建带群建机制等内容,提振了群团组织的精神,鼓舞了群团组织的士气,为进一步做好群团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
对于省委的指示和要求,我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工商联、贸促会、残联等群团组织,积极响应、迅速行动——
全省各级工会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确保工会工作正确方向的政治规矩,按照省委关于发挥好组织职工的主战场作用、引导职工的主渠道作用、服务职工的主阵地作用的“三大作用”,广泛开展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和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法治型工会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
为保持和增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全省各级共青团组织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积极实施“青春导航”计划,开展“与信仰对话”“与人生对话”“红领巾相约中国梦”“重走抗战路、青春向延安”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坚定不移跟党走。
各级妇联组织大力实施“三秦巾帼文化引领工程”,开展“姐妹齐携手、共圆中国梦”“国策润三秦”等系列活动,深化家长学校创建、留守儿童关爱等工作,通过积极有效的思想引导,把广大妇女儿童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全省各级科协组织认真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和“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开展各类接地气、暖民心的科普宣传、咨询活动,在服务基层的同时,使党的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群众性是群团组织的根本特点。开展群团工作和活动,必须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我省各级群团组织在全面了解所联系群众的共性需求和存在普遍问题的基础上,以对群众的真挚感情,不断加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工作,争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忠实践行者,把党的关怀送到基层、送到群众中去。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我省群团工作的不懈坚持;团结动员群众干事创业,是我省群团组织的神圣使命。为激励青年在经济建设、改革发展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全省各级团组织连续三年举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为陕西青年创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全省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小额贷款、扶持专业合作社等措施,为妇女创业就业提供支持和服务,女性专业合作社达1100多个,社员年人均收入8000元左右。省侨联参与西安高新区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建设,建立健全为侨资、侨属企业服务的协调机制,化解他们在创业发展中项目衔接、融资等方面的困难,为其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环境。当前,群团组织正广泛动员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建功立业,为打造“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和陕西经济升级版贡献力量。
盯牢群众所急、党政所需、群团所能的领域,更多关注关心关爱普通群众,重点帮助解决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问题,是我省群团工作一以贯之的做法。省总工会以困难职工群体为重点,连年在全省广泛扎实开展送温暖活动,实现了对在档困难职工走访慰问和帮扶救助的“全覆盖、不遗漏”。2015年元旦春节期间,全省各级工会共筹集资金1.33亿元,走访企业5534家,慰问一线职工、农民工、劳动模范及特困离退休职工等35.98万人次。省妇联大力实施“三秦巾帼权益维护工程”,所有县区编制出台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建立妇女儿童规划监测指标体系,并在全省创建维权站点2500个,“法律援助”项目为妇女挽回各类损失3000多万元。我省群团组织正在成为所联系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