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博物馆·画展·细碎遐想

2023年09月06日

·张英·

春节期间,诸多细琐的事情让人感叹亲情的维护似乎只剩下几分钟的寒暄了,快节奏的走亲访友并未让生活慢下来,却在连奔带跑的路上无意间闯进了一座县城刚落成的博物馆,一场画展的举办竟然让小城有了人头攒动的景象,当时只是诧异于如今县城人们对艺术的如此热衷,带着兴奋与喜悦凑了把热闹,之后便置之不管,可是对于小城里的博物馆和艺术,有些小遐想总在我脑子里碎碎念,所以现在写出来。

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一幅画,那幅画给我的感觉很像台湾油画家苏旺伸先生的一幅从高空俯瞰一棵树,树下只有几只小蓝狗的油画。因为从高空俯瞰,我们的视角发生了变化,谁也不会很特别,就是芸芸众生。眼前这幅张纪利先生的黄叶树林也是一样,树虽然用明黄、橙黄、棕黄的色块或厚或薄地呈现了油画的肌理,但是却没有主次之分,就是在岸边静静地生长,孤芳自赏地远近不同地错落着。近看,所有的树都是一个个精致却没有边界的黄色块在不同的方位晕染开。画上没有鸟兽,一切都是静止,不过,也许不是,也许林子里正有一场动物的狂欢盛宴,只是画外人不晓得。

看画好玩的地方就在于,生活中有很多有意思或是有意境的东西会被忽略和淹没,但是画重新呈现了它们,把它们放大,让观者发现了以前不注意的细节,产生了无穷尽的意义和遐想。

我的艺术启蒙,大概从初中开始,有两件事情,一件是看周星驰《大话西游》一系列的电影,另一件就跟美术有关,是上初中时,美术老师长得高高瘦瘦,留艺术家那款的齐肩发,个性纯净,嘻嘻哈哈爱讲话,他总是用很短的时间教完一幅画后,开始津津有味地讲玛雅文化。这两者毫无关联,却让我在心里觉得,艺术有一种触摸不着的巨大神秘。

一座有博物馆或是美术馆的城市里的孩子是很幸福的,因为孩子们可以得到身临其境的艺术启蒙。在教室里学到的东西,一段时间后,必须走出来和外界混一混才能融汇贯通。博物馆是一场仪式,你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参观展品,感受力胜过理解力的地方,虚实之间,庄周蝴蝶。

那天,我看到一个绘画老师带着几个孩子看画,孩子们一边玩,一边看。书画协会的会员们,也同样大声地讨论展出的画。我想起三毛书里描写她第一次看到卢浮宫里真的《蒙娜丽莎》时的情景,“一步一近,就那么将她由队伍的尽处一直看到站在她面前。在她的面前,没有人敢说一句分心的话。是幅摄魂的好画啊!那份静、美、深、灵,是整个宇宙磁场的中心。”

小城里观看画展的人们这么随意,也许是因为新落成的博物馆里还没有展品,只是一个空的毫无生命的公共场所。当我们的博物馆里充满展物和藏品,艺术自有它的魔力,会压制人们说话,规范人们的举动。而今天,即使人们在博物馆里大声说话、随意拍照,也不要紧,文明自有它的进步过程。今天的一幕,会成为它曾经的过往和成长的经历。

(黄陵矿业一号煤矿)

上篇:感恩煤黑子爹
下篇:落寂里的坚守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8/11/11174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