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敏锋·
关于大学,但凡经历和感受过,都有道不完说不尽的感悟和思考,都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欢乐和忧伤,都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和故事……而我,在经历了大学的再次“回炉”和“再造”之后,对大学也有了重新的认识、思考和感悟。
大学,就是培育一种心态和心境
是非经过,感同身受。只有经历,才会明白,只有感受,才会懂得。第一次面对大学,风华正茂,青春洋溢,兴奋之情喜不胜收,激动心情难以言表,相对其他人就是“羡慕嫉妒恨”,且不说在高校改革扩招之前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艰难岁月,时至当下,概莫如是。这种喜悦之情,在校就读的日子里,一直绵延滋长。
如果有幸,第二次进入大学,喜悦之情顿然若失,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桃花依旧,小桥依旧,书香依旧,然而人面已去,青春已逝,物是人非。面对现实,及时调整心态;回到当前,毅然放下一切。才是当然,才是必然,才是决然。说时容易做时难。想如今,步入而立不惑,上有高堂,下有儿女,且不说工作上的闲杂琐碎,如何放下?怎样放下?一言蔽之,就是心态问题。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对自己现有的工作和生活进行“清零”,怎样在最短的时间里让自己拥有的身份和地位实现“消失”,最难的是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自己现有的思想和观念回复“原位”,回归“空杯”,回到“原点”,回归到第一次面对大学时的青春洋溢,自然纯朴。如若实现回归,达到移步换位,能够实现“清空”,说明你已经拥有了一个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自我修复的成熟心态了。
若能如此,下文自然无需赘述。倘若能以第一次面对大学的心情和心态,再一次接受教授的耳提面命,传道解惑,再一次享受大学的熏陶沐浴,雨露滋润,再一次感受大学的氛围环境,感化教育。长此以往,持之以恒,不仅会实现心态的日臻成熟完美,而且会达到心境的自然调整愈合,达到境由心生,物我两忘,心境合一,心神合一的自然状态。
大学就是感受一种氛围和环境
大学校园文明、民主、科学、进步、活泼、和谐的氛围,以及安静、洁净、舒适、美丽、静谧、祥和的环境,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心灵感受之地,也是人生不可多得的心性成长之地。在这里,既有欢歌笑语,又有柔情蜜意;既有严肃紧张,又有热情挥洒;既有静思冥想,又有激情豪迈;既有安逸舒适,又有刻苦拼搏;既有宽容包容,又有标准要求;既有文理综合,又有专科特设。包罗万象,景色各异,肤色各等,不一而足。但凡经历和感受过,自然体味和感悟过。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孟母三迁,择邻而居。大学校园学习生活,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耳濡目染,感同身受,两人结伴,三人同行,四人同住,五湖四海,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毕业回首,对照当年,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前后对照宛若两人。举手投足之间,儒雅俊秀,温文尔雅,玉树临风,亭亭玉立;谈吐言语之间,轻言细语,情真意切,知书达理,明辨是非;行为志趣之间,谦和礼让,方寸有度,谈泊明志,信念坚定。前后对比,宛如凤凰涅槃,熔炉再生。
文化育人,环境塑人。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就是环境的力量。时间会改变一切,环境也会改变一切。
大学就是学会一种思维和方法
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成败。大学和大学老师教给了我们很多的东西,但真正步入社会、谋求发展、成就事业的时候,我们发现真正用得上、用得着、用得好的,不是教科书上的概念术语和理论知识,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或者是老师自己总结归纳、或者在课堂上不经意间阐释说明的思想和思维、观点和见解,以及我们似曾相识却又模棱两可,被我们无数次忽视和忘记的那些基本的原理、逻辑、工具和方法。而这些思维思想和方式方法,宛如开启一道道成功之门的钥匙,让我们受益终生,获益终生。
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不仅是时节,重要的是方法技巧,更重要的运筹谋划,布局安排。想当年,一技在手,吃穿不愁。一人在外谋生创业,全家生活条件改善。现如今,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一技在手,立身尚可,安家委实艰难。世事在变,生活方式在变,思想观念也在变。柳传志说,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既是思想,也是方法。张瑞敏说,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抓反复、反复抓,抓重点、抓提高。既是思维,也是手段。余世维说,逆境帮助生存,危机提高警觉,困境刺激思维。高层管理者,做正确的事;中层管理者,正确地做事;基层执行者,把事做正确。既是思路,也是措施。天人之理,古今之变,逐本溯源,归根结底,思想不同,观点不同,方法不同,结果不同。诸子百家,就是例证。儒道法墨,合纵连横,仁治法治,莫衷一是。
学以致用,学而有用。用正确的思维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那叫成功;用错误的思维错误的方法做错误的事情,那叫毁灭。一念之间,天各一边。条件有限,创意无限。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做人做事,成功成仁,关键在方法,核心在思路。
大学就是懂得一种感悟和思考
善学者能,善思者成。不学难以进步,不思难以成长。古人讲,一日三省吾身——干工作是否尽心尽职?交朋友是否信任信赖?讲学习是否温习复习?吃一堑,长一智,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是总结;亡羊补牢,见贤思齐是改进;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思考;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相逢一笑泯恩仇,一蓑烟雨任平生,朝闻道而夕死是感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心为外利所动,情为诱惑所迫,物欲横流,金钱至上,蛇欲吞象,人心不古。如何保持真我,如何洁身自好,如何淡泊名利,视功名利禄如粪土,拿得起,放得下,看得远,撇得开,方显做人本色。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出于水而寒于水。终日之苦学不如须臾之所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追求完美,苛求圆满,是一种追求和理想。明知不行,敢于放弃,更是一种态度和境界。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手有十指,长短不一。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有缺憾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然而茫茫人生,红尘俗世,有几人能看透,有几人能顿悟?
佛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有缘相聚,无缘分开。有心能知,有情能爱,有缘能聚,有梦能圆。机遇如清水,无处不可流;机遇如月光,有隙皆可存。缘分如此,机遇如此,世事皆如此。拥有不知珍惜,失去才知珍贵。对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工作要像夏天般火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些深度的思考和感悟,岂是我辈吾等凡夫俗子所能达到?然而却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个高度。
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思考才能不断成长,不断感悟才能不断成功。 (陕钢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