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办好职工的多项社会保险,但涉及的办事单位都不在一起,一会儿需要去这里盖章,一会儿又要到那儿跑个腿,一件事办下来要跑好几个地方。”西安市曲江新区一名企业社保专管员告诉记者过去办理社保的感受。
满足群众的诉求和需要,就是工作服务改进的方向。在这种背景下,西安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于2014年7月8日成立。这是陕西目前唯一一家市级五项社会保险统一管理的社保经办机构。
问题倒逼改革
在西安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成立之前,西安市和全省其他市一样,建立了市级统筹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五大险种为主的社会保险体系。虽然各保险险种在实施之初有效实现了参保人群的覆盖、工作专业化的目标,但随着社保种类的不断增加和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多机构经办、重复登记、多头申报、多头缴费、反复稽核的经办模式,已难以适应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的需要,并直接导致了运行成本过高、难以进行规范化建设、不利于基金安全运行、服务水平难以有效提升等一系列问题。
于是,西安市人社局审时度势,锐意改革,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决定成立西安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对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省级垂直管理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除外)养老保险实行统一登记、统一基数、统一征缴、统一管理。
创新服务模式
西安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建成后,整合了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市工伤生育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市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以及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中心5个事业机构;内设机构8个:综合管理部、社会保险基金财务部(社会保险基金稽核部)、社会保险征缴管理部、医疗保险管理部、工伤保险管理部、失业保险管理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部。
“合并后的各单位领导干部的身份、级别没有变,普通职工的待遇、工作内容没有变,但是有效地消除了各种可能出现的障碍,实现了整合工作平稳顺利。”西安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社保中心主任佟晓霞介绍,合并后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社会保险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组织实施西安市各类社保经办业务和基金的征收、登记、申报、缴纳、稽核及统计分析;承担社保用人单位、个人权益记录和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承担各项社保待遇审核和支付;负责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的协议管理;指导区县社保经办机构业务等工作。
现在,实现了“进一个大厅,提交一次资料,一站式办理业务”。同时,通过社保一体化信息系统,采集一次数据,全程业务共享,不仅进一步提升了社保经办能力,方便了办事群众,而且节约了大量的经办服务成本。 本报记者 杨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