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矿山里的特殊同事

2023年09月06日

他们或是父子,或是夫妻,但都是同事。子承父业、夫妻同耕的选择使他们与煤矿同呼吸,共命运,他们用行动让“矿工”这个职业迸发出时代光芒。

上阵父子兵:“看到儿子的成长和进步,我特别欣慰。”

今年56岁的潘志学是一号煤矿综采一队的一名泵站检修大拿,扎根井下一线已有33个年头。1983年参加工作,在韩城桑树坪矿先后干过电工、皮带工、支架工、泵站检修工,2003年来到黄陵矿业,主要负责泵站的日常检修维护工作,这些年,他带出十多名优秀徒弟,为矿上培养了不少技术大拿,工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泵站师爷”。

2011年4月,潘志学的儿子潘平技校毕业后,义无反顾地选择来到煤矿,被分配到黄陵矿业二号煤矿准备队工作,是一名三机安装工。

二号煤矿的青年职工以本科毕业生居多,而潘平作为一名技校生毕业的农协工,却连年获得了先进工作者、优秀五星级员工诸多荣誉,背后的努力与付出可想而知。下班后的闲暇之余,父子二人安守在家中书房里看书、上网学习、撰写工作笔记。有时,他们也会因为一项创新技术应用展开激烈的讨论。在父亲的影响下,潘平进步很快,目前已经在工作岗位上能够独当一面,操作技术也越来越娴熟,这让潘志学感到特别欣慰。

模范夫妻档:“好好干,有奔头。”

2009年3月,年仅21岁的林家荣带着新婚的妻子彭霞为谋生计,从陕南老家来到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综采队,先后干过端头支护工、电工、支架检修工。2013年儿子彭博轩的出生给他带来的不仅是欢喜,也是责任与动力。林家荣比之前更拼了,一天到晚忙得像个陀螺,工期紧的时候,连回家吃饭的时间都挤不出来,通常是草草在职工食堂吃顿。一个月下来,瘦了十斤,可工作却干出了名堂。林家荣好钻研,粗活细干,细活精干,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凭着一股拼劲儿与钻劲儿,很快找到了工作前进的风向标。他发明的拆卸阀片专用工具获得一号煤矿“五小”成果优秀奖,独创了蒙眼更换阀片密封专业功力训练,先后被矿上授予先进工作者、安全先进个人、“四优”党员等荣誉称号。由于工作表现突出,2014年7月林家荣被推荐上铜川煤技校,学习期满后将成为一名正式工。

妻子彭霞从2012年10月黄陵矿业刚刚组建专职家属协管队伍时就加入一号煤矿协管会,因为较强的责任心和突出的业务能力,很快被推选为家协员副班长,虽是临时工名气却丝毫不输给丈夫林家荣,被大家誉为“超能好矿嫂”。队上146名职工的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工种、所在班组、工作表现和家庭基本情况,她都如数家珍,以至于常常有职工问她:“嫂子,我老婆什么时候过生日?”她都能微笑着告知。

曾经有人说:几代人投身煤海是迫于生活的无奈,嫁给矿工是命苦。然而,他们却认为,子承父业,几代人扎根煤海一线的是最可爱的劳动者,嫁给矿工共守矿山的都是坚强美丽的女汉子,是一生无悔的选择! (李小艳)

上篇:青春年华在沮水河畔绽放
下篇:“有本事没脾气”的老梁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8/20150825M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8/25/11223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