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我省及多地约十万条考生信息遭泄露

揭秘地下招生“一条龙”

2023年09月13日

据新华社消息 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此时有人打来电话说,低分也能进名校,你会信吗?今年8月以来,陕西、四川、湖北、贵州等地大批高考考生就频繁接到此类“招生”电话,这样的“招生”甚至在高校开学后仍未停止。

高考考生信息,悄然成了中介“摇钱树”

武汉警方8月初接到举报,称有人利用渠道不明的高考考生信息进行招生,培训了一批大学生兼职话务员与考生沟通。

据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分局民警介绍,这批话务员被招生中介公司安排在武昌区广八路一所名为“高光画室”的屋内,每天按照中介提供的名单,给全国各地考生拨打招生电话,目的是说服低分高考考生,通过他们到武汉大学读本科。

民警在“高光画室”清查出约5公斤重的纸质高考考生信息,包括考生姓名、考分、学校、家庭地址和电话等重要内容。经清查,这些信息涉及陕西、四川、湖北、贵州等13个省份约10万名高考考生。

“低分高录”,隐藏怎样的秘密

业内人士介绍说,拿到考生信息是中介行业最基本的前提。一些信息来自同行业内的共享,很大一部分则是网上购买。10万条信息标价1万元,打包买有时一分钱可以买一条。

笔者利用QQ群搜索“考生信息数据”,提出购买信息,结果收到20多名陕西某地五中考生信息,有分数、姓名、考号及电话。笔者核实后发现,这些信息都是2015年真实的高考考生信息。

中介如何用考生信息招生敛财?知情人士介绍,中介一般都自称是招生院校或省招办某领导的熟人,声称有办法、有门路,实际上这只是幌子。中介私下巧借高校师资、教室、操场等公共开放资源,找人冒充“班主任”单独接待“招录”到名校的“新生”,收取和统招本科生相同的学费。

缴费“入学”后,“班主任”按照院系公开的课程表,组织学生去旁听统招本科生公开课,和统招生一起参加班级活动,期末考试则在“班主任”选定的单独教室内进行,单独出成绩,制造假象蒙蔽学生和家长,骗取学费。

堵上制度漏洞,割断地下招生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在调查时发现,也有一些中介承诺的“低分进名校”不是纯粹骗局,而是偷换概念的招生伎俩:中介利用大学学位制度和法律监管的盲区,巧借高校公开免费资源,形成了一条完善的地下招生“一条龙”。

据了解,经教育部门批准,一些高校开放了“第二学士学位”,只要具备任何高校的大学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就可申请该校“第二学士学位”,拿到该校的学位证。

通过中介到武汉某高校“借读”的王华(化名)告诉笔者,中介对被招来的学生谎称是通过特殊途径上的大学,在学生“借读”期间,中介安排组织自考教育考试,取得其他高校的本科毕业证,一年后再申请学士学位证。等有了本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就组织参加知名高校开设的两年“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拿到盖有名校印章的“学士学位证书”。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范先佐认为,纠正当前招生中介存在的乱象,一方面要加强对高考生信息的保护,从源头上防止信息泄露引发诈骗案件。另一方面要完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既要鼓励有能力的人自学自考,也要避免被不法分子投机取巧牟取暴利。 (冯国栋)

上篇:我省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9/20150908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9/08/12990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