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奎 陈淑侠
习近平同志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那场战争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抗日志士写出了大量诗篇和对联。
1933年为了保卫察哈尔,爱国将领冯玉祥、方振武和吉鸿昌等在张家口成立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冯为总司令,方为北路军前敌总司令,吉为前敌总指挥。时日,冯玉祥写下一副对联:“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表达了恢复我国河山的坚强决心。吉鸿昌率部队奋战五昼夜收复多伦。在蒋、日的联合进攻下,终因弹尽粮绝而失败,吉鸿昌于月在天津法租界逮捕,24日,一位矢志抗日的共产党员在北京被杀害了。就义时他写下一首绝命诗: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抗日志士邓铁梅被敌人抓住,敌人要他投降,他义正辞严地说:“我生为中华人,死为中华鬼”,面对敌人屠刀,他面不改色,毫不屈服,并写下了“五尺之躯何足惜,四省失地几时收”的诗句,1934年9月被敌人杀害。
共产党员金方昌在与日寇战斗中被俘,敌人用尽酷刑,并惨无人道地挖掉一只眼睛,砍掉一只胳膊,但他的钢铁般的意志与敌斗争并用血写下了:
“严刑利诱奈我何,颔首流血非丈夫。”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也撰写了一幅对联:
“天地示人真善美,山河还我北东南。”
抗战中,国民党坚持反共立场,肆意破坏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大好局面,悍然发动了臭名昭著的“皖南事变”,消灭了新四军主力。在国统区,国民党内一些人大肆散布卖国投降论调,大搞分裂活动,迫害抗日志士,为此,毛泽东撰写了一幅对联,对投降派、分裂主义以迎头痛击,曰:
“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
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国自主权。”
1944年,毛泽东为新四军第四师长彭雪枫壮烈牺牲也撰写了一幅对联:
“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千里破碎山河,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抗战时期,在一家理发店门前写有一副对联:
倭寇不除,有何颜面。
国仇未报,负此头颅。
集国恨与家仇于一身的张学良将军在祭张作霖元帅时的挽联写道:
望家乡眼泪流关山隔断,
猛回头挥战刀直取龟头。
横批:打回老家
此联充分表达了张将军想念东三省家乡父老的深情和决心驱逐日寇,收复大好河山的坚强意志。1936年12月12日张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1941年至1942年,鬼子在冀中“大扫荡”,并实行“三光”政策,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大惨案,如“平顶山惨案”“湛江惨案”“北町惨案”“潘家峪惨案”。在抚顺的平顶山村,烧毁房屋800间,3000居民惨遭杀害;在洪江村将100多名男女老幼投入大井中,将井口封顶,数百名群众被杀;在北町村杀绝30户;在潘家峪村杀了1237名同胞,其中有妇女儿童650人,1100间房子化为灰烬。抗战临近胜利时,一流亡者回到故乡河北,见焦土一片,义愤满腔,题一联曰:
“千古艰难唯一;(省死)
八年扫荡已三;(省光)”
这些抗战诗联,字里行间闪烁着抗日战士视死如归、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抗战到底的决心;并给敌人灭绝人性的残暴兽行以有力控诉,并将永远激励中华民族后辈儿孙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