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涛说:“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到幸福;使我团队的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幸福感——这就是我的追求,我的幸福!”
2012年,沙涛担任“陕西省拔尖人才培养的春笋计划”学员指导工作,“春笋班”学生王昱程顺利完成了研究任务,并获得了“陕西省优秀课题”的嘉奖。王昱程说:“在这一过程中,我不仅体会到了创造的快乐,更明白了坚持的意义,我的聪明是被沙老师逼出来的!”
在沙涛看来,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精进的神奇过程,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都让他无比兴奋,他的课堂上,有学生对未来世界的畅想,也有学生面对压力的倾诉;有辩论时的激烈对峙,也有研讨时的悉心交流。当看到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思维被调动,智慧被启迪,他便体验到无以伦比的幸福。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会学生感受幸福,教师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启迪和提升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在班级管理上,沙涛更愿意做学生体验幸福的领路人。
西安市八十三中承担着“西藏内地插班生”的任务,这些孩子长时间回不了家,生病了,沙涛总是第一时间赶去,守在病床前送水喂药;学生有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帮助他们解决。他用心记住藏历节日,精心为他们过节,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有一次,一个藏族学生悄悄出走,整整两天沙涛与学校其他老师四处寻找,一间间网吧、一个个旅馆,一遍遍询问,最后在火车站后面的城中村将其找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每年过年,他都积极为孩子们联系宾馆,安排好大年初一的菜单,一大早赶去与孩子们吃完团圆饭后再回家。几年来,他陪伴了一批批藏族孩子走过了远离家乡的适应期,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阿爸”,看着孩子们从脆弱走向坚强,从孤单变得快乐,他感到由衷的幸福。
2010届,沙涛发现“宏志班”里一名成绩突出的学生性格极度内向忧郁,同学也反映,他只管学习,从不和人交流,接班一个月沙涛从未在他的脸上看到过笑容,后来从他的同乡处了解到他是一个不幸的孩子,父亲在他13岁时出车祸去世,母亲因受不了打击神经错乱,从此孩子从幸福的天堂跌入深渊,开始怀疑人生,变得自卑而惶恐。了解到这个经历,沙涛对症下药,先在班里充分肯定他,让他担任班干部,为他创设担当责任,接触他人的机会,但凡有一点进步沙涛就及时把大家的赞许反馈给他,引导其体验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爱,这位同学最后在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真诚地说:“我是个孤儿,是社会和老师使我有了今天,所以我要用行动回报社会。”他填报并顺利被录取,成了一名国防生。
沙涛说:“我将谨记教师的使命与责任,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自己的教育理想努力奋斗——让教师成为阳光下最幸福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