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陕鼓 紫阳——企地携手缔结发展“良缘”

2023年09月13日

一方是对城镇建设、产业脱贫有迫切需求的国家级贫困县,一方是以能源基建见长的大型国企。十年来,紫阳县与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携手,在秦巴山区筑路修桥、扶困济弱,共同致力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企地携手缔结发展“良缘”。

百姓受益“五个一” 扶贫开发“亮实招”

地处秦巴连片扶贫开发区的紫阳县,境内山大沟深。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差,洪涝灾害频发,人口居住分散,经济发展滞后。多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以绿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紫阳县焕古镇所辖的焕古村和腊竹村位于秦巴大山深处。初秋时节,这里一眼望去,满目皆绿。村落里茶园如织,一排排安置房耸立。曾经的五保户陈明玉老人,如今不仅住上了新盖的二层小楼,还新添了不少家用电器。陈明玉经营着一个茶园,家里收入稳定,生活也有了保障。

紫阳县焕古镇镇长喻铭星说,2014年,焕古村和腊竹村人均收入已近万元,成为焕古镇率先摘掉“贫困村”帽子的两个村。

“如此大的转变,得益于国家扶贫战略的实施,得益于包括陕鼓在内的社会力量的持续真诚帮扶,得益于紫阳县委、县政府创新政务管理模式。‘五个一’工作法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标杆。”曾经在腊竹村驻村挂职锻炼的陕鼓青年志愿者李焘由衷感慨。

李焘所说的“五个一”工作法,是紫阳县委、县政府的一套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即一套广纳民意的问政办法、一套直面百姓的联系办法、一套便捷高效的服务办法、一套帮扶到户的增收办法、一套民意导向的用人办法。其实质是按民意决策,给群众方便,替百姓解忧,帮群众致富,看口碑用人。

为了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求、所怨”,紫阳县委、县政府每年都要开展涵盖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工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多个方面的调查问卷,问政于民。

经过多次反复征求群众意见,紫阳县最终确立了“低山茶叶、中山魔芋、高山木本药材,库区水面养殖”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1837元增长到2014年的7794元。而连续8年开展的问卷调查,帮助紫阳县累计实施城乡160件实事项目,集中解决了一大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出行难、增收难等问题。

遇河搭桥护汉水 企地合作结硕果

紫阳县境内山峦交错,河溪密布,作为国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水质安全的战略保障地位突出。

为保证一江清水送北京,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积极筹建集中居民安置点,不仅对水源涵养起到了积极作用,也解决了当地居民集中供水、供暖等民生问题,极大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当地在资金、技术等方面能力不足,目前安置点的道路、桥梁、住房、上水系统、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简陋,汉江水质保护工作压力增大,紫阳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紫阳县县长赵立根认为,紫阳的环境保护和扶贫攻坚任务艰巨,需要成熟的技术方案和真诚的合作伙伴参与建设。

(下转二版)

上篇:陈仓社火脸谱跻身中国“十强”旅游商品
下篇:标题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9/20150923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9/23/13038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