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萍·
又到中秋节了。在街上的西饼店里,形态各异的法式苏式月饼规规矩矩地躺在精致的盒子里。可是,我却无限怀念小时候包着粗纸写着福字的月饼,有一点俗,却俗得那么美。它像一位小家碧玉,朴素,干净,温馨,它不解风情,不施粉黛。似老电影里的小街,电线杆,昏黄的灯光,充满着质朴和温情,我仿佛回到我童年记忆里中秋节前那个清晨。
当金色的阳光洒满小院,奶奶说要去看望老姑,和我一起去村里的小卖部买月饼。那时候的小卖部是令我最心仪的地方。高高的木台柜里站着一位好看的大姐姐,大姐姐穿一件白底红花的上衣,爱笑,露出一排糯米般的牙齿。白皙的脸颊上有一对酒窝,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两条乌黑乌黑的大辫子,直垂在腰际。
奶奶说,称一斤月饼,我就听得心花怒放。
月饼被大姐姐用夹子整齐地摆放在棕色的粗纸上,那时候的月饼圆圆的,点缀着几颗黑色的芝麻,像一张张长着雀斑的笑脸,可爱,可亲。咬一口香甜酥脆,唇齿留香。她铺好两张棕色的粗纸,粗纸上隐隐有麦秆,粗糙,原始,朴素。一层层的月饼堆放成四方宝塔形,然后在粗纸外包一块方方正正的红纸,大红底子上写着福字,透着俗世生活的喜庆与美好。姐姐头顶挂着一卷草绳,草绳就在她白蝴蝶般的手指上飞快的缠绕着,灵巧而神奇,在我眼里,她像一个魔术师,一瞬间就包好了月饼。我嗅着一股淡淡的甜香,忍不住直咽口水。
奶奶掏出雪青色的手帕,小心翼翼的一层一层打开来取钱。大姐姐收好钱。我拽着奶奶的衣襟,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老姑家不远,就在邻村。田野里玉米长得比人还高,像一道绿色的屏障。玉米吐着金黄的胡须,豇豆开满淡淡紫色的蝴蝶花,黄瓜爬上架子,田埂上偶然会看到一两个金黄的大南瓜,胖墩墩的。我跟着奶奶的小脚,盯着她手里的月饼,眼见那粗纸隐隐渗出油来,越看嘴里越馋。心里盼着快到老姑家,就可以一饱口福了。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晚上去御品轩看到一盒月饼,洁白的银丝盘结在小盒子上,犹如老妇人头上的发髻。盒子上竟有两个字:相思。买来咬上一口含在嘴里,丝丝缕缕,长长短短都是相思。它也香甜酥软,甜地却有些腻人,而且香料的味道太重,远不及我童年吃过的点心。含着它,就看见奶奶颤颤巍巍迈着小脚,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路的两旁是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庄稼,虫声唧唧,花草缤纷。她手里提着一包月饼,风吹起她满头的银发,我望着,望着,看着她渐行渐远,再也看不见,泪湿了眼角……
(蒲白矿务局中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