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国庆期间,可以看到,无论是大街还是小巷里的商铺都纷纷打起了“节日牌”:花样层出的礼品、包装精美的好烟好酒、美味珍馐一应俱全,让人眼花缭乱。而这时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就开始暗自欣喜,觉得到了给领导干部送红包、礼品拉近距离的大好时候了;同样,一些“意志不坚定”的领导干部也开始欢腾了,想着这期盼已久的“肥肉”终于要到嘴了,坐等“礼品、钱财上门”。有这些想法的人们,尤其是党员干部,还记得自己在作风建设月活动中学的那些金科玉律吗,还记得在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中的铮铮誓言吗,还记得那一个个无视纪律存在,我行我素,最终锒铛入狱的鲜活教训吗?节日,是检验反对“四风”成效的一面镜子。杜绝“四风”,践行“风清气正”要从节日做起。
清廉过节需要自觉自律,身体力行。党员干部只有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腐之害,牢记肩负的责任,管好自己的手不拿不要,管好自己的腿不跑不送,管好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不收物敛财,将廉洁规定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方能做好表率,树好标杆。
当然,不正之风都具有顽固性,铲除“节日腐败”,不可能单靠个人自律就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制度约束和广泛监督。一些规范廉洁过节的条文在大会上、文件上说得千般好,没有硬性制度监督落实就会变成一场空。前不久安康市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10起“四风”和腐败案件进行通报,就对正风肃纪起到了示范和震慑作用。岚皋县南宫山镇纪委在中秋、国庆前专门召集镇村干部进行作风整顿,公布监督电话,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安排专人在节假日期间值班和巡查,对违规发放津补贴、用公款请客送礼、公费旅游、利用婚丧喜事敛财等不法行为,见到就查,绝不姑息,让那些抱有“我在山坳坳里躲着腐败,你在上面想歪脑袋也查不着”的侥幸心理的人闻风丧胆。因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当结合当地实情,根据腐败多发领域、易发区域的性质、特点制定长效监管机制,让腐败无处遁形。
“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只有广大干部严于律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出台硬性制度,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广大群众、网民、媒体积极监督,敢于揭发、及时检举、曝光丑恶行径,才能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深入人心,也才能迎来一个清正廉洁、欢乐祥和的节日。 □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