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中毕业的王发林是商洛山阳县天竺山镇石窑子村的一名农民工,由于没有学历,没技术,此前找了很多地方也没有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自2012年3月返乡后,在当地工会的帮助下,现已是一个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养蜂示范户了。
如今王发林不仅自己养蜂,还带动了附近的12位养蜂大户共同发起成立了“蜜耕源土蜂养殖合作社”,同时成立了工会组织,吸收了24名农民工集中加入工会。合作社和工会组织成立后,通过开展技术培训、交流和咨询服务,帮助会员收购、加工、包装、销售蜂蜜,通过推行生态蜂蜜标准化生产技术,切实解决养蜂户养蜂难、售蜜难等困难和问题。目前,王发林合作社的12户社员共发展养蜂968箱,年产蜂蜜2万余斤,产值可达80余万元。
回忆起自己养蜂致富的经历,90后的王发林说:“我是在工会的帮助下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王发林告诉记者,当年山阳县总工会卢涛主席赠送了他5个蜂箱,他就是用这5个蜂箱在天竺山老家,按照卢主席教的方法,放在山上背风向阳的地方回收野蜂,这样下来,头一年就收了26箱蜂。到了2013年,王发林就发展到40余箱,当年挣了4万多元,2014年发展到60余箱,收入8万多元,今年发展了120余箱,年底收入至少达到12万元。
王发林告诉记者,自从养蜂后,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以前家住在离公路4里多的山坡上,父亲以前在金矿打工双腿受伤致残,失去劳动能力,至今走路也要用拐杖。母亲身体也不好,家里还有个妹妹上大学,经济条件十分困难。养蜂不仅改变了我家里的经济状况,而且我还用养蜂挣的钱在公路边买了地基盖了房。”
如今,好多邻居和亲戚朋友看王发林养蜂挣了钱,都跟着他学养蜂了。王发林说,近几年来,山阳县总工会大力开展养蜂技能培训,给农民工创造就业机会,使他们有了一技之长,不用出门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他们从心底里感谢工会组织!
本报记者 兰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