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邯郸两名交警与一位老母亲街头对跪”的信息与图片在网上疯狂传播。面对醉驾司机老母的下跪求情,代表公权力的执法者交警,一改以往“居高临下、理直气壮”的执法面孔,选择与老人相对而跪,耐心为其讲解酒驾危害的方式执法。此情此景,在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同时,不禁发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下跪执法”的怪象发生?
要知道,正是因为诸如湖南城管打砸商铺、延安城管暴踩小贩脑袋、云南昭通城管围殴盲人等暴力执法事件的层出不穷,以及一些执法案例中,下跪磕头求情往往能够奏效,一哭二闹三上吊不时能发挥作用,找人打招呼批条子有时可以平事等“法外开恩”现象的存在,加之一些网民在不知事情发生的确切来龙去脉时,就盲目在网上发表一些给人联想的图文,才留给广大民众一种暴力执法“横行”和执法具有弹性的恶劣印象,致使民众对执法部门产生了巨大的不信任,从而引发了“下跪执法”等怪象的发生。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该如何改变人们对执法者“暴力执法”、“软执法”的不良印象,减少类似“下跪执法”怪象的发生呢?笔者以为,这需要执法者、广大老百姓和网民们共同的努力。只有执法者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自身法律修养,严格按照法律规程办事,不徇私不枉纵,对走后门打招呼者,下跪哭闹求情者,敢于动真碰硬,讲求方法、坚持原则、灵活应对、决不妥协,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广大老百姓自觉守法,遇事时不胡闹不求人不谄媚,对违规违法行为服从法律裁决;网民们不随意传播没有事实依据,主观臆断的图文,才能真正以法治文明扶正人治思维下的种种怪诞,驱散干扰文明执法的种种雾霾,真正实现社会治理的公正法治和风清气正。 □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