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对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三个陕西”充满期待
调查显示,公众期待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以改革、创新和发展为主线布局“十三五”。具体来看,“加快改革,创新发展”呼声最高,提及率高达80.2%,显示出大多数公众对我省深化改革寄予厚望;排在第二位的是“社会和谐稳定,建成小康社会”(44.8%)。
此外,“一带一路”(28.2%)、“发挥政府作用”(27.5%)和“显示市场力量”(26.7%)也被部分受访者提及,显示出公众对抢抓机遇加快“三个陕西”建设,以及“规划”如何体现政府与市场关系给予了特别关注。需要指出的是,只有少数受访者对“城镇化”建设表示出较多关注。
百姓期待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重点关注促进教育公平
在经济发展方面,受访者对陕西“十三五”规划有多元期待,其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期待度最高,52.8%的受访者选择此项,大大高出其他各选项。其次是“改革分配制度”(30.3%)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3.8%)。
另外,有近两成的受访者认为“推进发展现代农业”、“改善投资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价格监管”和“促进就业”等也是未来五年陕西经济发展中应重点抓好的工作。相对来说,受访者对“推进国企改革”(10.5%)、“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8.5%)、“招商引资”(7.0%)和“发展信息经济”(1.8%)等需求较低。
在社会事业方面,受访者对“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的期待最高,提及率分别高达57.8%和56.5%。接下来,41.5%的受访者认为“教育”是未来五年陕西在社会事业方面应重点做的工作。相比之下,社会事业发展重点应为“文化”和“体育”的比例则较低,提及率分别只占15.3%和4.8%。
重点关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解决征地拆迁矛盾
当问及“在陕西“十三五”规划中,您认为财政应重点投入以下哪些机构/设施”这一问题时,受访者认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应成为财政今后五年的重点关注对象,提及率为34.6%。此外,受访者认为“公办幼儿园”(29.9%)、“图书馆、音乐厅等公共文化设施”(28.9%)、“高速铁路”(28.2%)和“社会救助机构”(27.7%)也要高度关注。
调查数据显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保护与优化生态环境”最受公众关注,提及率达43.4%。其次,也有受访者认为应重视“道路交通建设”(34.9%)和解决“征地拆迁矛盾”(27.8%)。也有不少受访者认为,“楼市调控”、“优化城镇功能布局”、“户籍制度改革”和“减少城乡差距”等也比较重要,提及率分别是24.6%、24.2%、22.1%和21.7%。相比之下,公众对“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关注度则较低,提及率分别仅占16.9%和12.7%。
公众对陕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
调查结果显示,对陕西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受访者表现出较强的信心,平均得分为73.3分,处于“比较乐观”和“非常乐观”的范畴。具体来看,受访者明确表示“非常乐观”(19.5%)和“比较乐观”(37.8%)态度的高达57.3%;相反,明确表示“不太乐观”(6.0%)或“不乐观”(1.7%)的比例则不到一成。
陕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吴南认为,总体上看,公众对我省“十三五”规划热切关注,对“十三五”期间改善我省医疗、教育现状,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迫切期待,对“十三五”规划自觉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持续、精准改善民生,加快实现“三个陕西”建设寄予厚望,对“十三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
“调查结果折射出公众对自身面临困扰和需求的表达,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难题和挑战的认定,以及对我省未来五年发展理念、战略和实践路径的理性思考。”吴南说。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