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人员为矿工发月饼
面对日益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如何使职工愿意继续留在矿山改造矿山,成了各个煤炭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澄合矿业公司从形势教育、亲情关怀、人文关爱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职工的自我归属感与企业责任感,从而上演了一出寒冬“攻心计”。
把自己邮寄给明天
近日,由基层单位一办公室签发的总经理至全体干部职工的一封信交到了广播员李兴华的手上,“必须在第一时间录制出来!”领导给她下了死命令。于是,中午没有吃饭、没有休息,李兴华让这封意蕴深长的信在矿区的上空飘荡。谈起这封信,李兴华说:“一般都是在过年的时候,总经理致贺词,在平常节庆里,这还是头一遭。”至于信的内容,办公室副主任火宗修解释说:“这封由企业一把手撰写的信是在‘寒冬’里应运而生的,它从矿井现状、行业发展、安全生产等多方面阐述了合阳公司的发展前景,鼓励大家奉献矿山,建设矿山,可以说是企业管理者带头将自己邮递给了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明天。”
在随后的时间里,办公室又赶制了600余份信函分发给每一个区队的每一名职工,让基层职工进一步认清了当前形势,明晰了发展前景,帮助他们重拾了信心。“原来国家和省上也出台了这么多扶持煤矿的政策啊。”“是啊,咱们矿上还有八大优势呢,怕什么?”“你看你看,信上说咱争取到国家和省级的补助资金了,这个是3600万,还有这个是4200万。”……现在,无论是在上班下班,这封信所叙述的正能量已经成了该公司职工最有料的谈资,而基层职工的信心也在慢慢回暖。
用尺子丈量出信义
这几日,掘进队队长李百峰不守“规矩”利用上班时间忙着在网上购物,当政工科查岗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李百峰笑着说:“没有啥,队上好多人的卷尺时间长破损了,我就是在给工人们买些卷尺……”第二天,李百峰就把自掏腰包购来的20余把卷尺还有手钳等工具交到了工人的手上。“李队啥也没说,可我觉得我要是现在走了就太不够哥们了。”职工小王回想那天队长将东西交到他们手上的场景不由有些哽咽。
不止如此,该公司各基层区队还不约而同地对经常“失踪”的职工进行了家访谈话。没有严厉的批评,没有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有的只是同事们之间的相互关心,换位思考。“外面的活确实也不怎么好干,不赚钱,在我们的企业里最起码五险一金都有,工资没说不发,我心里踏实。”在外面混迹了两个多月的小李经过家访谈话又回到了矿上,还把在外的见闻说给大家听,“要干就干好,李队都自掏腰包,我不孬,不走了!”。
用月饼温暖大家心
中秋前夕,黄君娣几次找到该单位政工科副科长张春辉,恳请他为各区队职工照一张全家福。“一年换一次,让大家都上上镜,尝到‘家’的感觉。”黄君娣一边说,一边把电脑上的照片发到了印刷厂,要求厂家必须在中秋前赶制出来。
“中秋了,你们给职工准备什么了?”在楼道里党委书记刘延坤堵着工会李一博问道。“35箱月饼,大概3000个左右,还有饮料。”“再去买点红腰带,给职工系上。”李一博又赶忙在中秋送温暖活动前一天让一千条红腰带准备就绪。
“鹏飞,来吃点月饼,喝点水吧,还有这红腰带,我给你系上。”在合阳公司井口房内,工会工作人员李雅将手上的东西送到准备下井的老公惠鹏飞怀里。而另一边,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正在将慰问品分发给每一名上下班的职工,叮嘱他们注意安全,幸福过节。
在每一名早班人员都领到慰问品之后,工会工作人员又将剩余的月饼和红腰带送到每一个队部,嘱咐区队领导一定要让各班每一名职工都吃到月饼。“这不是简单的月饼,这更是一种态度,我们只有关心职工、爱护职工,职工才肯留下,和我们一起共建矿山。”合阳公司工会主席同新立说。 (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