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30日,彬长矿业公司在咸阳举办冲击地压防治研讨会,邀请国内冲击地压防治理论界、实践界知名专家学者,针对彬长矿区冲击地压灾害特点,共同探寻防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着力在灾害机理认识、预测预报手段、治理方法措施上取得新突破。
彬长矿区自然条件复杂,水、火、瓦斯等各种灾害严重。2012年以来,受地域环境、煤体性能、采掘活动等多方因素影响,冲击地压灾害在矿区胡家河等矿井先后显现,由于多种致灾因素相互交织叠加,治理难度很大。面对灾害威胁,彬长矿业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科学制定预测预报、逢掘(采)必卸、不卸不掘(采)、强卸强支的“十六字”方针,严格落实“六位一体”综合防治措施,在胡家河矿实现了震动次数和释放能量级别明显减少、基本可防可控的初步目标。面对冲击地压防治这一世界性难题,彬长矿业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冲击地压机理和规律把握还不准,防治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尤其距“少发生、有计划的诱导发生”和“有震无灾、有灾无害”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为此,彬长矿业与中国矿大合作成立课题组,编制实施了《彬长矿业公司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技术规范》,力求形成符合彬长实际、具有彬长特色的防治标准,着力探寻冲击灾害的治本之策。
通过听取现场汇报、咨询和研讨,专家组对彬长矿业冲击地压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一致意见,并对彬长矿业下一阶段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提出建议。 (弯桂清 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