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变一变 变出“金元宝”

——陕钢龙钢公司烧结厂降本增效侧记

2023年09月12日

今年以来,面对依然严峻的钢铁市场,陕钢龙钢公司烧结厂职工不等不靠,眼晴向内大力开展修旧利废、岗位创新工作,“变”当头,竭力降本、解决、优化生产瓶颈问题,在更高效的服务生产的同时,可降低成本约19万元。

“大”变“小”。400㎡烧结振动三次筛溜槽作用是导运大于20mm粒度烧结矿,由于下落差大、溜槽口大,溜槽内大部分烧结矿直接砸落在下方的皮带上,加剧了皮带的磨损,减少其使用寿命。为此,钳工班老候和技术人员深入现场、丈量、比划、计算,最后制定方案,在溜槽侧面沿皮带运行方向增加落料反射装置,使溜槽由原来的“大口径”变为“小口径”,成功实现了“料磨料”的理想状态,避免物料直接冲击皮带,使皮带使用寿命延长3个月,每年节约备件材料费10.5万元。

“方”变“圆”。在检修中“清矿槽”是烧结岗位工最头痛的事,外加400㎡烧结机矿槽为立方体,内部存在90°死角极易沾料,每次检修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进行人工清理沾料,工人劳动强度大,维护成本高。为了解决这个头疼病,该厂技术人重新设计整改,将矿槽内部形状由原来的立方体改造为半椭圆体,改造后消除矿槽内部的四个死角,杜绝沾料,降低大大劳动强度、系统稳定性得到提高、缩短检修时间、矿槽下料更流畅,烧结机布料均匀、物料偏析现象大大减少,直接创造效益2.48万元。

“尾”变“头”。取料机耙齿作用是疏松料垛、去除杂物,由于原料中存在杂物、大块、冬季冻块等因素影响,耙齿在运行中磨损速度快,经统计每年消耗约100件以上,备件费用居高不下。一维修工发现耙齿磨损至一半时就必须更换,换掉后只能交废钢处理,他们发散思维,将“拼接”、“对调”思维巧妙运行在耙齿改造上,将废旧耙齿尾部的前端淬火热处理后,与需要更换的旧耙齿拼接焊接用做头部使用。改造后,耙齿头部耐磨性得到提高,延长了使用寿命,缓解了备件采购压力,降低了成本。仅此一项年可节约备件费用3.8万元。

“废”变“宝”。白灰作业区的布袋除尘器承担着五座活性石灰窑的除尘任务,布袋除尘反吹室的密封会直接影响着除尘的效率。除尘器由30个反吹室组成,密封条总长240米。由于外购成本较高,为节资降耗,白灰作业区维修工在废旧的氧气带上做起文章,将一文不值的废旧氧气袋用刀片从中间划开然后逐条镶套在箱体的棱角上,依次分布,起到了很好的密封作用。经运行观察,自制的密封条密封性良好,年可节约费用2.1万元。

“变”中降成本、增效益已经成为烧结广大干部员工苦练的“内功”,全体干部职工正向着安全、节约、高效、低耗的目标不断迈进。 (许佩)

上篇:无人值守提效120万
下篇:西安重装集团中环公司 起重设备顺利通过年审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11/20151110M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11/10/12454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