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伟 记者 陶冶)11月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校六十五周年庆典大会在该院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名誉校长姚穆,省委高教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建利,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郑丽梅,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执行总裁凯尔·费德勒,及法士特、中船重工、欧姆龙等23所合作企业领导及代表共计1400余人参加了庆祝大会。
诞生于1950年的陕西工院,始终坚持“明德、笃学、精艺、强身”的优良校训,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已成为我省具有相当规模和鲜明特色的高职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培养了大批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该院院长张晓云发表题为《凝心聚力促发展,登高望远展鸿猷》的致辞。她介绍说,目前,该学院形成了一批在全国职教界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多个工程技术训练基地,其装备水平、功能开发、规模效益位居西部同类院校前列,拥有一支以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和国家级教学团队等为代表的教师队伍,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部委教学成果奖17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部委精品课程6门,现有国家规划教材54本、全国优秀多媒体课件16项、国家专利114项;学院编制的3个专业的岗位职业标准成为全国机械行业通用标准;并在国家职教信息化建设试点、国家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实现了陕西高职“零”的突破。同时,依托牵头组建的陕西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探索形成了以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合作”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机制,并与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爱尔兰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对外合作交流影响力持续扩大。学子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252项,在国有大型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就职的占38%,有一大批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操作能手、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张晓云说,“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带来了政策叠加的“黄金期”、内涵建设的“机遇期”、创新发展的“跨越期”,陕西工院将以国际化办学视野、内涵建设的发展战略,朝着“省内引领发展、国内铸就卓越、国际打造品牌”的目标,奋发图强,再续鸿猷,为我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为服务“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建设续写新的辉煌!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培训部副主任、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郑丽梅,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人财革新部部长丁言,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执行总裁凯尔·费德勒博士,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建国教授分别致辞。
省委高教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建利发表讲话。他希望,陕西工院以65周年校庆为契机,凝心聚力,创新发展,争做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排头兵,一是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院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全面适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需求,不断汲取发展动力;二要把提高质量作为学院“十三五”期间的工作主题,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三要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放在学院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努力构建体系开放、机制灵活、选择多样的协同育人新模式,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陕西工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一定能为建设“高教强省”、建设“三个陕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