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延长石油川口采油厂

多举措破解缓递减难题

2023年09月12日

□记者 胡建宏

初冬时节,蒙蒙雾霾已将明媚阳光遮蔽数日,阴冷潮湿天气已使花草凋零、树叶枯黄,小动物也失去往日生机与活力,阴霾的空气沉闷,使人情绪低落。但11月18日延长石油集团的一则消息,却让记者心潮澎湃……

面对后备资源极度匮乏,可采区域严重不足及生产成本逐年增大态势,延长石油川口采油厂以破解资源“魔咒”缓递减难题为己任,紧扣“稳增长、促发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主题,学技术、比技能,创新增效节支、安全环保、科学精细化管理发展模式,使油田自然递减率由14.28%降至11.87%,综合递减率由9.35%降至6%,对延长油田东部缓递减大有裨益。

多措并举 破解缓递减难题

据悉,川口采油厂辖宝塔区川口、柳林、桥沟三乡镇,面积157.51平方公里,探明储量6489.77万吨,资产原值41.54亿元。有生产井4752口,注水井303口,车辆435部,职工177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87人,累计生产原油606.39万吨,实现利税费25.31亿元。2015年计划生产原油26.6万吨。

“建立生产调度系统,推行油井‘3333’工程(抽油机3级保养、3级巡查、3个监督、3个标准化管理)与间歇、避峰用电等有序模式,加强油水井计量普查,引进PDCA质量循环模式和油井检修全程记录仪等,已使油井免修期从294天延至472天,有效降低采油成本。”厂长刘雪峰说,加大人才培育、创新驱动发展力度,整合勘探开发、物资供应、财务管理系统与生产管理信息平台,打造智慧油田是川口厂破解缓递减最大亮点。实时了解油井运行状况,实现注水、压力等远程操控,减少人力、运输成本,大胆引进挖潜新技术、新工艺,适时对储层再认识、再评价,已使新发现长62油层面积增至约7平方千米,新井日产量增至0.93吨,丛796-4、丛796-5等9口油井日产保持在1吨以上,丛961井初周月产量达到40吨。

厂长刘雪峰信心满满地说,完善精细注水体系标准,准确掌握注水区油藏动态、油水井层位对应关系,开展储层精细综合治理与先导试验,及时调整注采方案,不仅解决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问题,更可实现油田水全部回注,降低注水成本,达到提液增油效果。

创新驱动 破解增效节支难题

据悉,厂长刘雪峰不仅是全国劳模,更是科技创新带头人,与职工创新发明的抽油泵已获得国家专利。大力开展小改小革,积极实施技改项目已成该厂创新发展新常态、新业态、新模式。如创新的抽油机井动力回声传感器与多功能连接设备,减少了回油槽损坏,提高了油井测试效率;检修防喷简易装置,杜绝了修井作业污染;抽油机五率优化及标准化模式研究,有效降低耗电和机械磨损;自主研发的防砂堵封隔器、井套压力平衡器和油井防偏磨装置已获国家四项专利。

“2013年11月,川口采油厂车辆管理中心挂牌成立,标志着车辆设备实行归口,由松散式向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转变。”中心主任冯建军说,中心以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高效制定出14大项、136条管理办法,谋划出今后工作发展蓝图,制定出燃料、维修三四级成本核算,差费5大项系统管理与10项具体规章制度,有效规范了工作流程与岗位职责。使前三季度燃油节支274.75万元、材料节支1836.32万元、修理费节支13.25万元。

该厂副主任封金山说,今年4月制定的《第二阶段车辆收回办法》4大项、44条,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特色文化,开创了车管中心高效平稳运行良好态势,使油田公司15个兄弟单位前来学习、交流。

深化内部改革 盘活存量资产

“2014年12月,该厂首次以单次修井作业价格(3200-3600元/口),举行6部通井车及岗位竞拍获得成功,促使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使闲置设备得以充分利用,更使作业成本由6300元降至3200-3600元,增加了职工收入,提高了油井利用率,从而激发部分机关技能人才主动请缨去一线工作,使人力资源得以盘活。”该厂党委工作室主任薛鹏图说。

据悉,6部通井车及岗位竞拍运行后,已累计检修油井1260口,节支315万元。该厂不断创新驱动,下一步拟对泵油、采油、注水等岗位公开竞拍,必将进一步盘活闲置设备与人力资源,提高劳动效率,提升企业效益。

上篇:陕西外贸竞争新优势正在形成
下篇:面对“互联网+” 警惕“叶公好龙”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11/20151120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11/20/12493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