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十五”期间,陕西经济总量由全国的第22位迈入了20位以内。“十一五”,将目标锁定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到2010年达到6000亿元”,而实际发展远好于预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10021.5亿元,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跃居全国第16位。
随后,陕西实施“拐弯超车”、“追赶超越”战略,奋力向西部强省迈进。陕西“十二五”计划提出:从经济欠发达省份跨进中等发达省份行列的“大跨越”,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
实际上,头几年,陕西经济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增速超出计划1.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7个百分点,实际达13.9%;2012年,计划又调高到13%,而实际完成15.5%,增速跃居全国第三。2013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陕西经济尽管未能实现12.5%的增长目标,但仍然保持了11.0%的速度。真正跌出两位数增长的是2014年——9.7%,增速退居全国第七。
在直面经济“跟前些年比明显回落,已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的同时,陕西还是找出了动力: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陕西和9个省区市同处“一万亿元俱乐部”,GDP的差距只在千亿元、甚至百亿元之间,而且增速居能源省份之首。只要拼一下,位置再往前挪还是大有希望。因此,“十二五”收官之年的增长目标被确定为10%。
但形势突变,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增长6.9%,低于全国0.1个百分点;上半年,GDP实际增长7.3%,居全国第23位,在西部12省市区中倒数第二。从“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到“全国第三方阵”,陕西深感不安!
对此,陕西省委、省政府紧急决策,实施“三稳两优”保增长应对措施(稳工业增长、稳投资拉动、稳金融支撑,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环境),力争把陕西经济增长拉回“第一方阵”。
服务大局,工会在行动
省委、省政府中心任务的变化,就是工会工作的导向。省劳动竞赛委员会、省总工会应时而动,立刻决定在全省开展“稳增长、促发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并制定了详细的竞赛方案。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力争我省经济增长回归全国‘第一方阵’,这是我省当前的主要任务,也是开展工会工作的重要方向。”陕西省总工会主席白阿莹向全省各级工会发出了动员令,“我们要把开展‘稳增长、促发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作为工会组织的重要抓手,在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企业内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
(下转二版)
陕西凌云电器总公司的电路组、着陆组和功放模块组,最近进入一种“白加黑”的加班加点状态,他们硬是把原本需要3个月完成的任务缩短到了1个多月。“累了就站起来伸伸腰,困了靠着实验舱打个盹,饿了就端起盒饭刨两口。”一位师傅说出了紧张的劳动场景。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公司军品同比增长43%,民品蓄电池同比增长7%,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占年度目标68%,同比增长3%。在集团总结表彰会上,凌云电器等3家子公司分别被奖励15万元,4家先进企业、37个班组、63名员工也分别获得奖励。
这只是陕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陕西省总工会开展的“稳增长、促发展、建功立业”大型劳动竞赛的一个缩影。
力争经济增长回归“第一方阵”
陕西,一匹经济黑马,在西部突奔而出,越跑越快,连续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