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妮·
有这样一群人,夜幕深沉,华灯闪烁,本是妻儿老小欢聚时,他们却围坐在略有凉意的会议桌前,聚精会神地思索着企业的发展、谋划着企业的未来,一个一个的命题在脑海里飞速的旋转着。累吗?累!因为精力毕竟有限。累吗?不累!因为肩上有责任,心中有梦想,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心中激荡的梦想,他们忘记了休息,他们放弃了休假,他们累并快乐着。
有这样一群人,背起行囊,辞别家人,在塞北的沙漠上,他们以创业者的勇气奋进在专业化服务的道路上,用顽强拼搏,知难而进的毅力,一项一项履行着自己的使命担当。从搬家倒面、巷道掘进到设备维修、设备调配管理,从地质测量、应急救援到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培训,他们用奋斗者的激情书写了“神南服务”的传奇。
有这样一群人,披星戴月,寒来暑往,本该休息放松时,他们却辗转行进在开拓市场的泥泞道路上,用双脚在晋陕蒙大地上,一尺一尺仗量着这片土地的长度。方圆几百公里,数百家煤炭企业,有求必应,有需必至,客户的需求就是他们服务的方向,客户的满意就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为了客户的口碑,为了专业化品牌的建立,他们风雨兼程再累也不言苦。
有这样一群人,吃苦耐劳,敢闯敢拼,在混沌的煤海,他们用驾驭者的自信和铁血的团队精神,将特种车轰鸣声与大型设备的碰撞声,汇聚成地层之下无与伦比的恢弘交响。他们住过帐篷、住过板房、住过招待所,他们忙碌的身躯如同急速行进的车轮,经历着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决然,经历着严寒酷暑、迁徙奔波的不易,他们将一切一切的情愫,都化作创业创新创品牌的力量。
有这样一群人,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在矸石山上的板房里一住就是六年,这里没有热闹的人来人往,这里没有触手可得的鸟语花香,这里有的是煤尘飘浮、黄沙飞扬。在这里,他们忍受着与家人聚少离多的煎熬,用男子汉的坚韧与毅力,在井巷深处一寸一寸抚摸着大地的温度。他们说,为了对客户的那一份承诺,再苦再累也要坚守。
有这样一群人,攻艰克难,敬业执着,拖着沉重的防砸靴在高大的采煤机上不停地忙碌着,扳子、钳子、焊枪、大型机械冲洗的粉尘、刺鼻的油漆伴随他们度过每一个日子。支架的一次次拆解组装、设备的一次次圆满维修、客户的一次次肯定赞扬、核心技术的一次次突破,都让他们欢欣鼓舞。加班加点,白水泡面不改初衷。
有这样一群人,召之即来,呼之即去,用生命和责任为矿井的安全保驾护航;有这样一群人,讲台亦舞台,培训亦责任,让千千万万的复合型人才从这里启程;有这样一群人,开拓进取,勇做先锋,为了矿井设备的安全管理,不遗余力的四处奔波;有这样一群人,视岗位为使命,视质量如生命,让坚如磐石的工程质量从他们的手中产生。
还有这样一群人,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他们不在生产一线,他们不创造直接产值,他们是产业这部机器的发动机,他们是企业高效运转的一颗钉。他们没有指标,但每个人肩上的责任并不轻;他们没有任务,管理、协调、服务永远在路上;只要一句需要,休假亦可放弃,加班无怨无悔,只因为,他们视企业如家庭,视同事如兄弟,视客户如上帝;只因为,他们心中有梦想,肩上有责任。
这是一群怎样的人,这是一群把使命、责任和担当刻在心底的人;这是一群把忠诚、敬业和勤勉化作行动的人;这是一群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不言苦,在压力面前不屈服的铁血团队;这是一群在市场漫漫寒冬中,不等不靠不要,顽强拼搏,逆势而为的团队;这是一群在市场经济新常态下,打破常态创新思变的团队。
这群人知道,困难时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而比信心还要重要的,是在迷茫困惑的时候有方向、有思路、有目标。这个方向就是:“沿着市场化运营之路,优化提升各项工作,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思路就是“以服务促营销,以创新求发展,以诚信树品牌”,目标就是:“打造国内一流煤炭生产综合服务商”。
这群人明白,在经济新常态下,谋求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艰辛,也知道要打破常规凤凰涅槃的不易。但是因为有方向、有思路、有目标,所以在神南产业的上上下下,随处可见的是信心、是勇气、是力量;是外拓市场,内优业务的忙碌紧张;是不计得失,顽强拼搏的加班加点;是放弃休息、思谋发展的讨论争辩。
这群人是视事业如生命、视同事如家人,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奋战的你我他。
(神南产业发展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