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国人不缺养老信心 缺的是养老储备

调查显示,三成退休受访者称仅能维持10年退休生活

2023年09月12日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来临,国内居民在养老储备方面似乎仍有欠缺。近日,业内机构发布的《中国居民养老准备洞察报告》(下称《报告》)显示,首期中国城镇居民养老准备指数仅为62.6分,刚刚迈过及格线。

从初级养老向投资养老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受访消费者在退休养老信心与实际养老储备状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在该指数的四个一级指标里,退休养老的信心水平与计划程度分别高达71.6分与74.6分,而养老知识掌握程度和储备状况则只有59.2分与43.4分。

这表明多数受访者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合理的资金规划安排,实现对退休生活的美好憧憬,但现实是这些受访者在养老资产配置技巧和储备状况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报告》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预期退休时积累的个人财务目标均值为198万元,而目前他们家庭现有流动资产总值平均为132万元,存在较大差距。甚至1/3已退休受访者承认,目前养老储备仅能继续维持10年的退休生活。

业内人士蔡强表示,造成养老信心指数与储备状况出现较大落差的原因相当多,一方面是传统养老观念已经跟不上当前的退休生活消费水准,另一方面是不少受访者高估了国家养老、子女养老与以房养老的作用。而“事实上,无论是国家养老、以房养老,还是儿女养老,都是比较初级的养老储备方式,现在国际比较流行的,是全方位投资养老,即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在抵御疾病、意外风险同时通过投资复利收益,为退休养老生活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

养老储备不足的三个原因

在蔡强看来,多数受访者的退休养老信心与实际养老储备状况之所以出现明显的落差,主要是对长寿风险的预估不足、退休需求评估不够,和高估养老储备状况。

“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寿命延长是一个大趋势。所以长寿风险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意味着每个人退休时间被无形拉长。现在全球不少经济发达城市居民平均寿命达到80岁,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仍然停留在父母辈的平均年龄,大概就是60~70岁。”蔡强分析说。

至于退休需求评估不够,主要是受传统养老观念影响——多数人简单地认为,自己退休生活可能和自己父母一样,只需国家退休金就能安度晚年,但《报告》调查发现,如果将家庭日常开销、家庭大额开销、医疗、购物休闲、子女婚事、子女日常生活和教育费用等预期开销囊括在内,多数受访者预期退休后每月家庭开销需要达到8761元(排除通胀因素),现有的2000~4000元企业退休职工平均养老金已无法满足养老生活开销。

(下转二版)

上篇:西铁局管内部分高铁列车限速运行
下篇:职工被降薪工会该怎么办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11/20151125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11/25/12505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