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成
我爱看报,更爱剪报。参加工作10余年,读报剪报伴着我一路走过,让我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与剪报结缘,得从我参加工作的第一站说起。从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秦巴山区一个偏远乡镇的办事处工作,在办事处的工作任务是翻山越岭到村上抓烤烟、养蚕、黄姜等产业,收农业税、合同款,或者临时抽到工作组搞计划生育、退耕还林等工作。那时,办事处仅有一部磁卡电话和外界相连,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信号和网络。我下村归来,于苦闷中打发漫长时光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关在宿舍里读书和学着写作。每当完成一篇“豆腐块”稿子寄出去时,总是满怀希望憧憬着自己的文字能变戏法似的变成铅字,可当把送来的报纸从头到尾翻遍也没找到自己的名字时,我的心情又跌入冰窖似的跌落到了极点。正在我对写作迷茫之际,偶然看到一篇介绍剪报集报有助于提高学识及写作水平的文章,我便依着文章里介绍的办法学着开始剪报集报,半年后,读报不但开阔了我的眼界,增加了知识,而且我模仿剪报上有些文章的写法,有模有样地学写的“豆腐块”偶尔也会变成铅字,这让我初次尝到了剪报的甜头。
下村工作时,我有意到村小学教师和村干部那里翻看挑拣登有自己喜欢文章的旧报纸。至今难忘那时白天在村上跑了一天,傍晚在村干部家匆匆吃过饭,顾不上像被抽了筋骨似的疲惫,便在昏黄的电灯下,翻看一张张散发着淡淡油墨味和潮霉味的旧报纸,不时拣出自己所要的版面,有时忘却了睡觉时间,直听到远远近近传来公鸡司晨的鸣叫,我才恋恋不舍地强迫自己上床入睡。回到单位宿舍,我把收集到的报纸再仔细地阅读一遍,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将自认为值得收藏的文章剪下来,并在文章标题下方的空白处注明此文刊登的报纸名称、日期、版面,以及读后感受。同时,把剪下来的文章分成散文、诗歌、评论、摄影、新闻消息、通讯等几类,然后买来A4打印纸和档案盒,根据剪下文章的大小面积,分类整整齐齐地重新粘贴在白纸上,每类装在一个档案盒里,分门别类地建立自己学习和写作的资料库。
知识改变命运,剪报和写作成就人生。后来,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动,我来到县城从事文秘工作,接触到的报刊杂志种类逐渐增多,剪报的质量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10多年的不断坚持,我不知不觉间积累了50多盒剪报,多次搬家,不顾辛劳,我一直都把它们拎在身边。回首自己人生能抓住一两次难得的机会,改变了工作和生活的境遇,主要还是得益于平时所发表的一些“豆腐块”稿件,更得益于剪报在背后为我的“豆腐块”稿件,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给养和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