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这一目标要求,一是体现了中国工会的性质。工会组织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是中国工会最鲜明的特征,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方向,也是工会改革的方向。要把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贯穿全总改革试点全过程,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更紧密地把广大职工团结在党的周围,更有力地推动党的决策部署在工会组织落地生根,这是工会组织的重要政治责任,也是衡量改革成效最重要的标准。二是体现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解决突出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解决问题的担当、破解难题的能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向顽疾开刀,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职工方面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不断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体现了全总机关承担的重要责任。全总机关在推动工会工作改革创新、更好地履行党赋予工会组织职责方面,起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要适应基层和职工需要,改革和改进全总机关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从广大职工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从制约工会组织发挥作用最突出的问题改起,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切实通过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牢牢坚持全总改革试点的基本原则。全总改革必须把握坚持正确方向、突出问题导向、着力开拓创新的原则。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权威,坚持为党分忧、为民谋利,把党的领导、党的意志和主张、党对职工群众的关怀落实到工会工作中。这是顺利推进改革试点的根本保证。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就是要紧扣服务职工群众这一永恒主题,针对工会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广泛性、代表性不够,机关机构设置不够合理,活动方式存在自我循环、封闭运行现象,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制度不够完善,资源向基层倾斜不够,一些干部维权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采取有力改革举措,明确重点、突破难点,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坚持立行立改,切实解决问题。这是改革试点成功与否的关键。三是着力开拓创新,就是要把工会工作的发展基点放在创新这个力量源泉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聚共识、集思广益,提出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突破性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制约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为推动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劲动力。
(龚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