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伟
我生长在一个偏僻而贫穷的小山村,世世代代都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真正是所谓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乡给我最大的记忆就是家家户户吃的东西不但很少,而且一直是仅有的那么几种。我至今对洋芋情有独钟,就是那时经常吃的缘故。我们那里虽然贫穷,但是我可爱的乡亲们都很勤劳,他们有的是力气,只要他们愿意,随便在山坡上刨出一块地来,就可以种一料子庄稼,种洋芋、种辣子、种豆角,等等。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父母亲经常教诲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父亲说:“我这一辈子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你们千万别再走我的老路呀。”从小学起,我就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在我十多年的学习时间里,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也因此受到师长的赞许和肯定,这更激励着我一直努力向上。
临近高考的时候,父亲不管有多忙,都会抽出时间,隔三岔五地来看我。我说:“爸爸,你放心,儿子一定争气,决不给你和妈妈丢脸。”
一月之后,高考结束了,我因为作文背题而名落孙山。一家人的希望和梦想在这一刻瞬间化为泡影。一夜之间,父亲的眼睛竟然看不见了。看着一家人愁困的脸色,我伤心极了,同时一种负疚感侵袭了我。整整一个暑假,我都在痛苦和不安中度过。后来,尽管父亲的眼睛治好了,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太窝囊,太对不起大家了。
转眼就是秋季入学,父亲沉默着,我也不愿意先提出补习的想法。几天之后,父亲说:“娃呀,你去补习吧。”于是,带着全家人的信任和期盼,我再一次坐进了高三的教室。我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了,这一次,只有前进,绝没有后退。幸运的是,我在补习班遇到了令我敬佩的老师和好心的同学们,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学习成绩稳中有升。
七月的县城,像蒸笼一样闷热,七、八、九三天,考场上硝烟弥漫,每一个考生,都用心刻画着自己的未来。这一次,或许是有了第一次的教训,所以从始至终,我都冷静思考,从容答题。考试完毕后,我内心平静,完全没有了上一次的紧张,反而有了一种闲庭信步的轻松。八月,我的录取通知书来了,全村沸腾了,我幸运地成为我们村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二个大学生。父母亲的脸上写满了高兴。
虽然高考已过去这么多年了,但每一次回想起来,我都觉得我是幸运的,我有爱我的父母,他们懂得怎样教育孩子,他们也懂得让孩子自己寻找自己的幸福,在人生的紧要关头,他们的坚韧和决策,给孩子搭建了前行的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