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改焕
我的姐姐是换来的。父亲一直想有个女儿,却偏偏连续生了几个儿子,于是,盼女心切的父亲就和舅舅达成协议,用我三岁的哥换来了舅家只有八个月大的女儿,终于,父亲如愿以偿。
姐姐14岁正赶上国家困难时期,母亲得了胆囊炎,无力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懂事的姐姐主动辍学挑起了家庭重担,她白天出工劳动,收工后还帮母亲料理家务,晚上又不顾疲劳在油灯下纺线织布,纳底做鞋,操持着一家人的吃喝穿戴。
转眼间姐姐嫁给了本村二哥的好友,一位铁路工人。1976年唐山大地震,姐夫报名参加了唐山抗震救灾工作,姐姐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就连女儿出生都没让姐夫回来一趟。她一直在农村的家里养育儿女、收种庄稼,照顾着年迈的公公婆婆,直到两位老人去世,从未因为自己的困难而打扰在外工作的丈夫。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姐夫一心扑在了工作上,很快就被单位提升为工会主席。
在我刚结婚的那阵,父亲突发脑血栓瘫倒在床,姐姐精心护理着他。父亲去世后,母亲因思念父亲过度旧病复发,在母亲病重弥留的日子里,又是姐姐精心护理,陪我一起服侍母亲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一年失去两位亲人,使我无法承受内心的悲痛。姐姐为了安抚我,专程来到我家,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使我享受着慈母般的温暖和亲情。
有一次,我带着儿子回岐山娘家扫墓,大儿子突然患肺炎住进了当地医院,吓得我直掉眼泪,是姐姐陪我在医院三天三夜的护理,才让孩子脱离了危险。在小儿子一岁多的时候,工作太忙,我不想给姐姐再添麻烦,就让保姆把小儿子带回她家中看护,没想到小儿子在保姆家被开水烫伤。在小儿子出院养伤的日子,姐姐怕耽误我的工作,又担心我忙照顾不好大儿子再出啥意外,就主动把两个孩子接到她身边抚养。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才陆续回到我的身边。姐姐也随同姐夫“农转非”离开了岐山青化那农村老家,来到了湖北襄阳姐夫的单位,我和姐姐只能靠书信往来传递情感。
1991年4月2日,姐夫因公殉职。从姐夫遗体火化到骨灰转回老家安葬,姐姐怕影响我的工作和孩子上学,竟不许别人告诉我,姐姐在她最难熬的日子里,还在替我考虑,她对我的呵护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没了姐夫的日子,姐姐唯一盼望的是儿女们能够早日成家立业。经过10年艰辛孤独的岁月,终于儿婚女嫁,可不幸的是姐姐却得了不治之症,经过多方治疗,医院下发的“病危”通知书,让姐姐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当我急匆匆带着孩子返回姐姐身边时,她的遗体已停放在冰棺里。我和孩子们围着冰棺看着姐姐的遗体,泪水洒满了棺盖,我撕心裂肺一声又一声的呼唤,却再也唤不醒我那亲爱的情同手足的好姐姐。
姐姐没等妹妹的报答,54岁便悄然无声地走了,永远地走了。10年过去了,岁月的沧桑抹不去我心中和姐姐那段温馨的记忆,姐妹之情如同一首大爱的旋律,永远激励着我像姐姐那样博爱积善,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