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80后”采煤工的全国劳模之路

2023年09月12日

韩城矿业公司下峪口矿采煤一队的杨栋,年仅34岁就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大家都羡慕不已。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80后”的杨栋只有初中文化,到煤矿采煤一线干了6年多,就摘得全国劳模桂冠。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背着5万元婚债,来到矿区

杨栋,个子不高,来自陕南的一个偏远山村,家里兄弟姐妹多,经济条件不好。2009年正月初六,刚刚结婚10天的他,看着年迈的父母,想着自己结婚欠下的5万元债务,毅然背起了行囊,来到了下峪口采煤队。

从踏入矿山的那天起,杨栋就下定决心:“要干就干出个样子,要闯就要闯出点名堂。”他回忆道,我刚来时,采煤一队还是炮采。经过培训,我下井了。第一天下井,队上派了一位叫南宁的老工人带我熟悉井下工作面环境。我跟着他坐罐笼时,听着耳边呼啸的风声,心里有点害怕。到了工作面,看着工友们跪着拿着锹攉煤,一张张黑黑的脸庞让我心里有点心酸。但是想想家人,我留下来了。陌生的环境,我小心翼翼地跟在师傅后面干活。一开始,师傅只是叫我打下手,每次放完炮,师傅先进去,挂梁、打柱,安全后才让我进去。

井下的艰苦,对于这个虽生在农村但没出过大力的“80后”小伙子来说,适应过程也是考验。脚上、手上不断磨出血泡,一个还未好,另一个地方又起了,杨栋咬着牙坚持着。十几天后,他已经能熟练进入大巷,步行到顺风槽的工具房领工具,进入工作面等待分活。慢慢地,在师傅的细心教导下,他可以一个人完成任务了,并可以判断现场哪些属于安全隐患。

培训,一个重要的机遇

2010年4月,矿上准备在4215薄煤层工作面上首台综采设备,刚好这个薄煤层开采的任务交给了采煤一队。队长找到杨栋说:“年轻人,这是你的机会。企业送你出去培训,你一定要好好学,成为企业的技术人才,到哪里都吃香。”杨栋幸运地成为队上第一批外出培训的煤机司机。

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杨栋非常珍惜此次学习的机会。培训中,他经常跟在老师傅的后面,认真地看,不停地问,给师傅打下手。他自己准备了一个小本子,记录下每一个知识点。师傅们被他认真好学的那股劲感动了,他们在修理煤机的过程中,不厌其烦地给他讲,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让他同他们一起干,在实践中学到更多东西。直到今天,杨栋仍然打心眼儿里感谢他们。

培训结束后,杨栋已经掌握了煤机操作方法和基本工作原理,还能进行一般的维修。

自学,玩转采煤机

为了确保综采设备能够顺利在4215工作面运行,杨栋继续努力学习。平日里,没有什么业余爱好的他,借来《采煤机司机》等相关书籍和设备的说明书,刻苦钻研。不到1年,他就对采煤机的部件、结构了如指掌,还掌握了如何安装和检修。杨栋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2011年,他被评为矿上的优秀采掘工,同时被评为矿劳动模范

2012年有一段时间,井下21210工作面所用的经过大修的旧煤机经常出现问题,杨栋几乎每天都在井下。一次,他刚端起热乎乎的饭碗,电话就响了,队长在电话那头说,煤机行驶过程突然不工作了。杨栋随手抓了个饼子,匆忙来到队上。根据队领导的描述,他当即判断是煤机离合器出了问题。为了节省时间,他让井下职工先拆卸配件,自己从库房取了新的离合器立即入井。经过1个小时左右的处理,煤机恢复了正常。

这次事件后,他针对煤机离合器经常出现问题的情况,开动脑筋,对离合器销子进行改进,使设备更耐用。2012年,他被韩城矿业公司评为劳动模范。

2013年,杨栋开始担任采煤班班长。他所在的采煤队开始使用mg2×160/710型采煤机,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采煤机组,要想很好操作它,需要进一步学习。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的杨栋来说,这是新的挑战。

打铁还需自身硬,干就要干出个样子,不能认输。下班后,他温习初中课本,自学高中数理化。上班时,他向队里技术水平高的老同志学艺。经过努力,杨栋很快便熟练地掌握了新采煤机操作要领和维修技术,上万字的煤矿采煤机司机岗位操作文本他能流利背诵。

“我算‘劳’得好吧!”

参加工作以来,杨栋每班几乎都是第一个进工作面,最后一个离开。在工作中,杨栋不仅自己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还注意引导工友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2015年4月,杨栋获得全国劳模称号,载誉归来的他说:“我再次从思想上认识到,劳模的荣誉意味着更大的责任。虽然我只有初中文化,但我也慢慢理解了劳模二字的意义。劳模,顾名思义,一是要能‘劳’,二是要‘劳’得好,‘劳’出成绩,‘劳’出一种境界。我觉得自己还只能算‘劳’得好吧!全国劳模的荣誉是属于企业、属于大家的。”

(徐醒民 马麦丽)

上篇:“最美员工风采录”专栏开栏语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1/20160105M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1/05/12119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