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动脑加巧干 成就杰出工人

2023年09月12日

在近日召开的陕西省第五届十大杰出工人表彰会上,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陕鼓”)加工车间镗工班数控镗工杨东涛,作为全省生产第一线的优秀代表受到了表彰。而在陕鼓大家庭里,他的“动脑+巧干”人尽皆知。

“当代技术工人不仅要能干肯干,更要巧干多干。”这是杨东涛最常跟工友说的话。十八年来在数控机床上的摸爬滚打,不仅练就他过硬的技能和本领,也成就了他在本职岗位上用智慧为企业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创新梦想。2009年,陕鼓承接了国内最大焊接能量回收透平机壳的生产加工任务,但因产品太大,一般立车无法加工。杨东涛得知后提出“以铣代车”,在镗床上加工近40吨焊接机壳的创新方法,最终使加工难题得以解决,并为公司此类产品的后续加工积累了丰富的技术资料。

平日里,杨东涛总随身携带一本《PLC和编程专业》,这本书也不知道被他翻了多少遍,因为他深知要当新时代知识型技术工人就要掌握好相应的专业知识。“别小看这本书,实际工作中很多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都在这里。”杨东涛说。公司的筒式压缩机风口粗加工,过去要经过气割、铣削、粗镗等多个工序,而且效率较低、成本高。杨东涛利用相关数控知识,应用“数控螺旋插补法”,只需一个刀盘即可轻松完成孔的加工,这比过去加工一个孔能节约10个刀片。仅此创新每年就可为企业节约成本近3万元。2013年“数控螺旋插补法”被评为陕西省“职工先进操作法”西安市职工优秀成果。

多年来,在一次次国产大型装备制造的加工技术攻关中,杨东涛用自己的智慧劳动不断帮助企业改进和完善加工工艺,先后攻克了国产首台套大型空分系列转子径向销孔、国内最大能量回收装置焊接机壳、多轴离心压缩机蜗壳等重大国产化装备的加工制造难题。同时他设计出加长刃平底键槽铣头和台阶钻车刀具,大大提供了空分产品的核心部件EIZ转子一次生产合格率,为国产化大型空分装置实现“中国心”奠定了基础,他也因此获得陕西省QC优秀质量管理一等奖。还相继完成了五十余项职工经济创新成果,其中“自制环槽量具”不仅获得了陕西省五小科技节“五小”成果金奖,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他的“螺旋插补法的利用”、“端盖的双角度孔加工”、“数控坡铣法”、“极坐标的应用”等多项创新成果,累计为企业创造价值近千万元。

杨东涛说,人生的轨迹靠自己书写,虽然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是只要肯钻研,愿意思考和创新,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新的经济浪潮中,陕鼓在转型,杨东涛也在转型,他正以更优的姿态和创新的精神扎根岗位,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助力企业发展。 本报记者 钟洁

上篇:夜战巴山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1/20160106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1/06/12123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