滈河(资料图)
到神禾原上的常宁宫来过多次了,每次我都喜欢走到最南边的原畔,看峻峭的悬崖下方,那片阔大的王曲川(也叫御宿川)直达青翠的终南山,自然生长的大片白杨林,在漓河水的滋养下笔直的向上长高,守护着这方自古就秀丽的水土。滈河水悠悠流淌了千万年,从黄土台塬上冲积出如此广阔的一片川地,即便河水现在小了很多,但从未干涸,肥沃秀美、稻香平畴,历来就有小江南之称。
但是正因为原下的河川大,以前这里的交通一直不便,眼看着对岸的村子快到了,却得先到下方树林里绕圈。可以说,从钟楼南北中轴线一直向南,到这里的鱼包头村,路也就算到头了,只能望川兴叹,绕路而行。2010年这里开始修长安大道,双向八车道,最主要的工程就是在这里架设常宁宫特大桥,桥梁长1.3公里,承接黄土台塬和漓河河谷。2012年10月通车的时候,从钟楼向南开到终南山只需40分钟,而最大的功臣就是这座桥。站在常宁宫眺望建成的漓河特大桥,壮观得令人震撼,在西安只有绕城高速的浐河特大桥可与之相比。
滈河和潏河是长安八水中唯一两条东西流向的河流,在神禾原两侧缓缓流过,各滋润出一片秀美的川地。汉唐时期,潏、滈二水还不是现在的流向,那时的长安城就引潏河滈河水作为城市主要供水,滋养了长安城百余万人口。现在这两条姊妹河又在神禾原最西端的香积寺南汇合,滈河清、潏河浊,以下又称洨河,取两河相交之意。洨河在秦渡镇附近注入沣河,全程都在长安境内,长安的生态建设主要就围绕着这两条河开展,常宁新区更是要大力治理滈河河道,要打造漓河湿地公园和沿滈河湿地农耕文化景观廊道呢。
漓河发源于秦岭石砭峪,向北出山顺流而下,流经王曲,受神禾原地势阻挡,拐了一个大弯然后向西流去,把最秀美最肥沃的一段河湾湿地留给了王曲,当地俗语也说:滈河一个湾,赛过樊川一个川。河流为何而弯曲,我想是为了滋润更多的土地,养育更多的人。这个滈河湾,滋润了王曲大地,也带来了连绵不断的人文景观。
汉武帝扩建上林苑,这里便属其中,汉武帝经常率众游猎,晚归嫌未央宫太远,便居住在这里的离宫,因此谓之御宿川。所谓王曲,就是从滈河引的一条“王渠”的谐音。
据说唐太宗之母窦氏,前往这里的庙宇烧香拜佛,结果遇到劫匪,一行人弃车而逃,入一小洞避难,眼看就要被发现,一块巨石突然落下,砸死几名劫匪,余皆不敢上前,这时大将秦琼、敬德赶到解了围。为谢神石相助,顺祝大唐永昌,李世民为母亲在此建造常宁宫,并立灵感石以示纪念,常宁,意同长安。
皇家看好此处,修建寺庙、宫苑、避暑山庄,使这里成了禁地,绝美的风景,却只属于皇家贵胄所有。翻遍唐诗,发现诗人歌咏潏河樊川的诗很多,写滈河御宿川的却极少,只因为无法入内,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可惜的事啊。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胡宗南驻陕,任王曲的黄埔军校七分校主任,蒋介石当然是校长,几次来校做战时动员。于是胡在常宁宫为蒋建造行宫,蒋介石和宋美龄曾三次来此小住,倒是喜爱御宿川风光的胡宗南多数时间居住这里,当然,还是重重把守,生人勿进。
常宁宫东边不远的神禾原畔,有大作家柳青墓,祭拜完毕,往南即可俯瞰下面的小桥流水人家,滈河岸边就是柳青居住了14年的皇甫村,他当年居住的那座中宫寺,也已毁弃了。他是陕北人,死于北京,死前说:“我离不开长安这块土地,离不开长安人民,死后把我送回长安,埋到皇甫原上。”可以说,他把最佳的创作生命留在了这里,这里至今还流传着很多他的感人故事。
再向东南,漓河湾畔还有当年的黄埔军校七分校旧址,现在是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仍属于军事管制区。黄埔七分校从抗战初期创办到抗战胜利后停办,历时八年,培养了四万多名毕业生,为抗战贡献了一大批生力军。悠悠流淌过这里的漓河,不知目睹了多少开赴沙场的官兵一去不复还。
南边不远就是十三省总城隍庙,供奉的城隍是替刘邦而死的大将纪信。史载,纪信为汉王刘邦大将,项羽包围荥阳城,汉军不支,纪信主动要求假扮刘邦出降,让刘邦趁机逃出重围,自己却被楚兵捉住活活烧死。刘邦战胜项羽后,下令全国各地为纪信建城隍庙。宋代王禹偁有诗云:纪信生降为沛公,草荒孤垒想英风。汉家青史缘何事,却道萧何第一功。原总城隍庙规模浩大,明代最为鼎盛,历代香火不绝,却在上世纪60年代被拆毁,现在的城隍庙很小,是上世纪80年代王曲各村筹资修建的。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纪信诞辰这一天,人们潮水般涌向城隍庙祭祀、过庙会,据说每年有十万人之众,我亲眼见过这种壮观的场面,车简直是寸步难行,卖东西的绵延几里之长。2007年,王曲城隍庙祭祀及庙会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长安区设计规划以总城隍庙为依托,串连起周边的闻太师洞、张学良公馆、三圣宫等景点,打造王曲城隍庙文化旅游展示区。
一个不大的河湾之地,既有汉唐皇家宫苑佛寺,又有民间城隍祭祀文化,既是近代抗战军事重镇,又是现代作家创作之乡,如此密集的人文历史旧址,放在哪里都是值得充分发掘的,而常宁新区的面世,在文化上、生态上更是有诸多规划值得期待。
漓河,曾经向北流去,河岸有周武王建立的国都镐京,作为首都延续近三百年。汉唐时的滈河水也是长安城的主要水源之一。今天的滈河源石砭峪,1971年修建了大型水库,仍然是西安人的水源地,占西安市日供水量的十分之一。当然水库的修建也影响了漓河的水量,滈河湾栽种水稻越来越难,昔日宽广的河流只剩下了涓涓细流。但我想,它是无怨无悔的,河流的存在,本就是为了滋润养育更多的人,就如同河湾那朴实的、从《创业史》中走来的村民们,他们甘于奉献,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祖祖辈辈在漓河边劳动、生活,无怨无悔。 □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