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
生命中,有许多事物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行渐远,但总有些事却能刻骨铭心般成为一生的眷恋。至今,每每想起家乡的土炕,我的心湖脑海常弥散着缕缕挥之不去的思念。
家乡的土炕,如一只温柔的手掌,不仅托举着一户户农家人的昼憩夜寝,也演绎着一幕幕久远淳朴的乡间风情。
一辈又一辈家乡人,在炕上吃,炕上睡,炕上拉,炕上滚,炕上学爬行,炕上学站立,炕上学走路……在农家人的心中,土炕是圣地、是乐园、是宝藏,是魂系游子永远的脐带。它的温暖,它的舒适,它的养育之恩,溶化在了每个家庭成员的血液骨髓中。不论年长岁幼、还是身在异国他乡,土炕留给他们的情怀感受,至死也难以忘怀。
在家乡但凡谁家来客了,土炕便是议事待客的地方。主人会将客人让到热炕头上,主客皆盘腿而坐,沏上一壶浓茶,点上一袋旱烟,唠唠家常,谈谈年景。此时的土炕,俨然成了农家的会客厅。一切都是那样无拘无束,一切都是那样自自然然,一切都是那样富有人情味。
农闲之时,乡亲们串门,男人们聚集在土炕上,喝上一壶烈酒,甩上几把扑克,积年的劳累被释放出来,被酒精烧红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得。
冬日的傍晚,荧荧灯火刚刚把夜色点亮,三五成群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便聚在一起,偎在炕上,纳鞋底,剪窗花,搓麻绳,绣荷包……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畅开心扉。或畅谈朦胧的理想,或交流人生的感悟,或剖露心底的秘密……款款温语,琅琅笑声,交织成融融的暖流,使这冬日的小屋里充满浓浓的春意。此时的土炕,承载的是农家少女纯真的爱,美好的情……
家乡的土炕,像一块魔方旋转着农家人简朴快乐的生活:夜晚铺上被褥土炕就是休息睡眠地方,放上方桌摆上饭菜土炕就是餐厅,饭后撤下碗筷摊开书本土炕就是书房。数九严冬,土炕还是家乡人发酵面粉,捂面发馍、生豆芽的好地方。
父老乡亲,一辈子在土里刨食,劳累了,雨淋了,雪冻了,身上不舒服了,用不着打针吃药,喝一碗姜汤,一头钻进热炕上的被窝里发一身汗,蒙被睡醒后,乏解了,寒消了,气爽了,劲也足了。
土炕不仅是家乡人休养生息的栖息地,也是故乡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小孩出生要“扫炕”,后生结婚要“暖炕”。家乡的人,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步,仍忘不了曾住过的老屋,曾睡过的土炕,总要把灵魂留在他的土炕上,离去时方会那么平静,那么满足,那么安详。土炕是农家人的根,它承载着家乡父老坎坷而知足的一生。
虽说离开家乡已三十余载,可土炕的气息仍常常在冬日里萦绕在我的心头,成为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在我眼里,土炕就是家,就是幸福,能一辈子睡土炕,是几辈子修来的福。
家乡的土炕是我的另一位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