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西安市总工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开展“三服务一加强”活动,努力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会整体工作上了新台阶。
学习培训助就业
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全力推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建设,新建市级以上“职工书屋”试范点39家。针对广大职工渴望提升素质本领的实际,成功举办“西安职工大讲堂”15期,为职工提升素质提供了良好平台。联合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成立职工素质建设远程教育培训基地,搭建起职工网络教育的平台。同时,开设微信公众号和手机报,提供就业创业、法律援助等综合信息,让“互联网+”更好服务职工群众。成功举办2015年促进就业再就业大型免费招聘洽谈会,提供工作岗位25000多个,近万余人达成用工意向。坚持每月逢“9”日举办小型招聘会,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
帮扶救助解困难
持续开展“四季送”品牌帮扶活动,与银行合作开发了“市总工会送温暖银行卡”,各区县工会实现定期救助、送温暖和社会助学资金全部银行卡实名发放。去年全年发放“双节”送温暖资金1824.1万余元,为3800余名困难学生(含农民工子女1200余人)发放助学金630万余元,市总工会本级筹集帮扶资金较上年增长43%。夏季送清凉发放防暑降温用品合计886.2万余元。协调职工保险互助会西安办事处开办了《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计划》等六项保障计划,参保人数达22.3万余人次,理赔9700余人次,理赔金额693.8万余元。为建档患病和残疾的5900余名在职困难职工免费办理了医疗保障互助计划,为1900多名交通协勤员办理了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市总女职工委员会划拔20万元关爱资金,实现纺织系统在档困难女职工帮扶全覆盖。
积极维权促公正
针对职工队伍出现的新变化,西安市总工会创新性倡导成立了西北五省区省会城市工会就业创业维权联盟,与兰州、西宁、乌鲁木齐、银川等城市在职工就业创业和维权工作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共享企业用工和劳动保障方面的信息,互设外来人员维权服务站,帮助在异地就业人员的权益维护。重视维护农民工基本权益,扎实推进“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新增农民工会员12.1万余人,超额完成省总下达的10万人任务;参与全市农民工工资清欠“一厅式”联合办公工作,为近3000名农民工追讨工资4200万余元;开展了第三次农民工平安返乡活动,为农民工购买团体火车、汽车票5600余张,开展亲情化服务5000余人,受到了农民工的普遍欢迎。同时,坚持参与源头维权,配合市人大做好《西安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立法工作。
打造平台强服务
成立了西安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开设了人民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创业指导室、互助保险服务台、家政服务台等八个服务窗口,坚持7天工作制,积极为职工群众提供维权帮扶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13个区县工会全部建立了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并部分升级为职工服务中心;全市176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帮扶站点,形成了市、区县和基层工会相互联动的帮扶工作体系,推动服务职工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临潼区总工会将租赁多年的出租房收回,筹资建成功能齐全的职工服务中心,为职工群众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莲湖区总工会整合区人社资源,成立了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进一个门,办多件事”,扩大了工会影响。同时,市总与人社、司法、信访、安监以及各区县建立了维权联动机制,加大了职工维权帮扶力度,形成了劳动争议社会化大调解格局,唱响了职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使工会工作更接地气,深受职工信赖。 本报记者 钟洁 通讯员 龙红印